2017年12月6日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伯龍逝世

  2017年12月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著名物理學專家、激光陀螺技術領域創始人高伯龍在長沙逝世,享年89歲。

  高伯龍是廣西岑溪人,他曾任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實習研究員,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主任教員、講師、副教授,長沙工學院副教授,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應用物理系教授,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等職,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高伯龍長期從事激光陀螺研製,率先對激光陀螺的基本理論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主持並研製成功有關激光陀螺原理樣機、實驗室樣機等,當時中國第一個環形激光器,正是在他的帶領下誕生。在現代戰爭中,以激光陀螺為核心部件的自主導航系統,能使飛機、艦船、火箭、導彈等運動載體不依賴外部導航信息,不受各類通訊系統的限制,精確制導。這項技術,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等極少數國家掌握。而創造這一佳績的,正是高伯龍領銜的國防科技大學激光陀螺團隊。

  上世紀60年代,在激光誕生後不久,「環形激光器」作為新型導航設備的核心,引起了世界各國科學家的普遍關注。當時,美國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陀螺儀,引發了世界導航領域的一場革命。當時在中國,以高伯龍、丁金星等13人組成的課題組,緊鑼密鼓地開始了激光陀螺的研製。然而,激光陀螺的研製殊不簡單,不僅集成了光、機、電、算等眾多高技術,更涉及超高精度拋光、極低損耗鍍膜、裝配總成等尖端工藝。以當時中國的科研條件與工藝水平,要研製激光陀螺可謂是難度極高。

  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之下,高伯龍的團隊沒有放棄,他們把廢棄食堂改成實驗室,並利用廢棄材料自己造設備、搭平台,甚至乎自己動手編程。

  最終,經過無數次失敗和嘗試,中國第一台環形激光器工程樣機終於在1994年面世。高伯龍曾說過:「外國有的、先進的,我們要跟蹤,將來要有;但並不是說外國沒有的我們不許有。」他用畢生努力證明了,中國科研人員亦具備獨立自主研發先進乃至尖端科技的能力。時至今日,高伯龍的眾多弟子已然成為了國防科技大學激光陀螺研製領域的領軍人物和重要技術骨幹。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澳門國際機場

1995年12月8日

澳門國際機場隆重啟用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塞內加爾建交

1971年12月7日

中國與塞內加爾建交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第五屆東亞運動會

2009年12月5日

第5屆東亞運動會在香港開幕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1986年12月5日港督尤德逝世

1986年12月5日

港督尤德逝世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