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港式聖誕大餐吃甚麼?30年代唔使1元都嫌貴?

撰文︰黃皓頤

  今年已相約家人或好友吃聖誕大餐?聖誕節吃聖誕大餐,並不是新鮮事。昔日香港,不單西餐廳和酒店推出聖誕大餐,就連中式菜館也有提供。

  舊香港的聖誕大餐常設十道或以上菜式,頭盤經常是「咯嗲」,這究竟是甚麼?聖誕大餐的價錢,並不便宜,約為打工仔月薪一成。你又會否捨得吃?

聖誕大餐不是吃火雞?哪個國家最盛行吃聖誕大餐?

最早期的聖誕大餐原來不是吃火雞,而是吃烤鵝。
最早期的聖誕大餐原來不是吃火雞,而是吃烤鵝。(網上圖片)

  聖誕大餐吃甚麼?當然包括火雞。但翻查資料,最早期的傳統聖誕大餐,是吃烤鵝。據說,1620年才開始在聖誕節吃火雞,這種風俗盛行於美國。烤製的火雞,味道鮮美,漸漸成為西方人在聖誕節的必吃食品。

  香港早年深受西方文化影響,聖誕節成為受重視的節日,因此也仿傚西方人在這節日與家人共聚,齊齊吃聖誕大餐。

  延伸閱讀:尖東聖誕燈飾 香港人的中西文化交融回憶

從廣告看港式聖誕大餐變化 一蚊幾毫有得食?

1934年《工商日報》的聖誕大餐廣告,包括16道菜,每位收$0.7。
1946年《工商日報》的聖誕大餐廣告,每位收費$4.8。
1949年灣仔天樂里北極餐室的聖誕大餐廣告,包括十道菜,每位$5,更設預售300個位安排。

  究竟香港何時開始出現聖誕大餐?翻查資料也找不到肯定答案。不過,最早出現在舊報紙的聖誕大餐廣告,是在1930年代,每位收費$0.7。同樣是1930年代,在英資百貨公司連卡佛的餐廳,吃一個包括火雞、魚柳、水魚湯、洋薊牛柳和烤羊鞍等共14道菜式的聖誕大餐,則收$1.35。

  以那個年代一般打工仔的月薪約$15至$50計算,聖誕大餐約為月薪十分之一,可說十分昂貴,不是普遍市民可以負擔得來。

  到了1940年代,香港愈來愈多餐廳在報章刊登聖誕大餐廣告,收費上升至$2至$2.5。至40年代尾,聖誕大餐每位收費已升至約$5。

  翻看1949年《工商晚報》一則灣仔北極餐廳的聖誕特餐廣告,十道菜包括士廉唂嗲、火雞、羊扒、石班柳及布甸等,收費$5。

  50年代的聖誕大餐,大致上跟40年代的相若,都是會約有十道菜式(咖啡或茶也算是一道菜),主菜是以牛扒或火雞為主。例如1955年銀宮餐廳的聖誕大餐廣告,菜單就包括雜果咯嗲、吉列石班、火雞、火腿、鴨肉等,每位收費$5。

  延伸閱讀:中環張燈結綵 創聖誕燈飾先河

中式菜館也可吃聖誕大餐 頭盤「咯嗲」是飲品還是食品?

「咯嗲」的英文是Cocktail,但它有另一個意思,就是凍食的前菜,好像這道大蝦咯嗲。
聖誕大餐不限於餐廳和酒店供應,就連中式菜館也來分一杯羹。圖為1958年中式菜館聖誕大餐廣告
1955年銀宮餐廳的聖誕大餐廣告,包括9道菜,每位收費$5。
估計是1950年至1960年的聖誕大餐廣告,10道美食包括雞茸燕窩、石斑、西冷扒及聖誕布丁等。
1963年,美麗華大酒店的平安夜聖誕大餐,每位$35;聖誕夜每位$25。同場有樂隊及舞蹈表演。

+1

不少人愛在家中舉行平安夜或聖誕節聚會,跟家人、好友齊齊享受美食,歡度佳節。

  40、50年代的聖誕大餐中,頭盤常有一道「咯嗲」,這究竟是甚麼?「咯嗲」的英文是Cocktail。那不就是雞尾酒嗎?其實它還有另一個意思,就是凍食的前菜,例如雜果咯嗲(Fruit Cocktail)是將雜果放進酒杯中;或大蝦咯嗲,將大蝦和沙律放入酒杯中。

  60年代,一般餐廳的聖誕大餐收費約$8至$10,但在酒店進餐的話,例如1963年在美麗華大酒店吃平安夜聖誕大餐,每位需付$35。

  漸漸地,聖誕大餐成為市民在平安夜或聖誕節的重點活動之一。除了餐廳、酒店,就連中式菜館、酒家等都會推出聖誕大餐,例如1958年《華僑日報》一則金魚菜館的聖誕大餐廣告,12道菜每位$10,又設10道菜的兒童聖誕餐,每位$5.5,又贈送禮物一份。

  隨着70、80年代香港經濟開始快速發展,愈來愈多人會在平安夜或聖誕節跟親朋好友相聚,一起吃聖誕大餐歡度溫馨佳節。

  時至今日,聖誕大餐的價錢已升至數百、逾千元,吃的美食比昔日更精緻、更美味,但最重要的是,陪伴在你身邊的,是你的至親、摯愛。

  延伸閱讀:聖誕好去處|深圳「雪景」餐廳打卡攻略 超靚布置聖誕氛圍拉滿

 

深圳聖誕好去處2024

聖誕好去處|深圳商場布置一覽!打卡冰雪世界/薑餅咖啡屋/巨型聖誕樹

5:03

團結香港基金10週年特別製作:Konnecting the World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顧(下)

東華義莊

《破·地獄》|揭開東華義莊神秘面紗 為海外華人完成最後遺願

2:52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顧(上)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香港歷史博物館增3展覽「香港多面體」 看油尖旺發展 讀華僑葡人故事

2:39
《破·地獄》劇照

《破·地獄》|破地獄為超渡亡者還是慰藉生者?「跳油鑊」為何已很少見?

「建築女王」扎哈‧哈迪德香港情緣 設計山頂俱樂部 奪生涯首個國際獎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香港海防博物館原是鯉魚門炮台 改名「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是回歸初心?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