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空站|天宫课堂第一课 王亚平时隔8年再开讲

  2021年12月9日下午3时40分,万众期待的第二次“太空授课”正式开讲,中国太空人王亚平再次化身太空教师,为大家上一场生动的太空物理课。作为中国打造“天宫课堂”品牌的第一课,这次太空授课充分利用了中国太空站的科教资源,可以很好地向大众普及太空和物理知识,增长见闻。

 

中国太空站|天宫课堂开讲 中国科技馆设置主教室

  今次天宫课堂面向全球直播,地面“主教室”设在中国科技馆内,另外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都设有分教室,邀请青少年直接和太空人作交流。

中国太空站第一次太空课堂正式开始,三位太空教师在课堂上亮相。(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课堂的一开始,地面课堂的主持人首先介绍了本次课程的基本内容,并向大家展示了中国科技馆的镇馆之宝,包括神舟一号飞船的返回舱实物、中国太空站天和核心舱1:1结构验证件实物等等。其后,现场还播放视频,回顾了神舟十三号乘组升空和出舱活动的瞬间。

香港分课堂02
太空课堂在地面上设有1个主课堂和4个分课堂,其中一个分课堂设在香港培侨书院。(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终于来到激动人心的天地对话环节,王亚平老师首先请出一同授课的翟志刚老师和叶光富,然后开始详细介绍中国太空站内的工作生活场景。

  王亚平从工作区漂浮到生活区,详细介绍了太空实验机柜、3人各自的睡眠舱、以及厨房区等等。之后王亚平还利用太空自行车,展示了如何在太空中锻炼四肢。

太空课堂05
太空人王亚平透过天地互动,向学生演示太空环境中如何循环用水。(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之后到翟志刚和叶光富出场,翟志刚为大家介绍了太空人特别穿着的“企鹅服”,制服在胸口、大腿、小腿等部位都设有特殊的束带,可以帮助太空人保持肌肉紧绷,减少失重造成的肌肉流失问题。

  然后太空人叶光富展示如何在失重条件下,对细胞的生长发育进行研究,探究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细胞的活动和地球上有何不同。

太空课堂03
太空站与地面课堂进行天地互动,地面学生时实向太空中的太空人提问。(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中国太空站|地面课堂积极提问 太空人展示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

  轮到地面课堂提问环节,第一位学生向太空人请教,在失重环境下能否如常行走。由王亚平在旁协助,叶光富展示了在太空中由于失重状态,太空人并不能如常行走跑步,而是以漂浮的状态移动。接下来,叶光富还示范了如何在太空中不借助任何工具实现转身,以及转身的速度会因手臂张开、阻力增加而转慢。

  第二位来自香港的学生,提问太空人的用水问题。王亚平随即展示太空失重环境下,浮力消失和液体表面张力现象,并且解释了透镜成像原理。

  有趣的是,王亚平中途将泡腾片放入水球内,但因为浮力的“失效”,水中产生的气泡并没有浮上水的表面,而是停留在水球内部且很难消散。

太空环境中浮力会消失,王亚平透过天地直播展示相关实验。(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太空教师王亚平展示水膜张力实验。(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王亚平和叶光富在太空中展示水球光学实验。(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太空人向地面的同学们展示泡腾片实验,并与地面同步实验进行比较。(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完成演示环节后,便是最后的天地交流环节。来自广西、澳门、四川的学生还分别就太空站上的生活提问,3位太空人依次回答了太空站内如何制造氧气、太空人睡眠时如何固定,以及太空中昼夜更替等问题。

   至此,中国太空站的首堂太空授课就圆满结束,不少在场学生都表示太空人的各项演示和解答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也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太空知识的热情。

中国太空站|太空授课质量提升 天宫课堂有望定期开展

  时隔8年,中国航天团队再一次将课堂设置在无垠的太空,完成中国太空站作为太空科普教育基地的“首秀”。不同的是,这次太空授课相比第一次,授课的空间更大,天地通讯的质量更高,令青少年可以和太空人进行充分的互动。

  据了解,“天宫课堂”作为中国航天打造的教育品牌,预计之后会定期开展太空科普教育,届时由在轨的太空人演示更多、更新颖的物理实验,一些青少年设计的太空实验优秀方案也有望在今后的课堂中得到展示。

航空航天-天宫课堂2
要顺利开展太空授课,关键是要保证通畅的天地通信链路,确保视像视频清晰和不停顿,这就需要“天链”中继卫星、空间站、地面测控站密切配合。(网上图片)

  延伸阅读:中国航天|太空站第一课开讲 全程直播靠“天链”

中国航天|中国太空人2033年登陆火星 来回三年

2:20

太空站里如何理发?王亚平靠这款“神器”换新发型

中国航天|太空站第一课开讲 全程直播靠“天链”

中国太空站将开展太空课堂 王亚平老师再授课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