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的文科生 神舟十八号太空人李广苏

编辑︰许可

  航天各方各面都是高科技,在大家印象中,能够飞天的太空人应该都是理科学霸吧?不一定,运行神舟十八号任务的李广苏就是一个文科生。李广苏有什么故事?

空军招飞行员 李广苏有蓝天梦

李广苏2005年参与军空军航空大学招飞,2006年9月入伍 。(网上图片)

  李广苏1987年出生,家乡是江苏省沛县。上高三时,空军到学校招募飞行员,童年记忆中螺旋桨声音此刻再在他的脑海浮现。他也有蓝天梦。

  李广苏和很多同伴一起报了名,不过他最后能通过层层选拔被空军航空大学取录,或许让同学和老师们有一点点意外,因为他是读文科的,数理不是强项。

  当然,借着刻苦用功,李广苏后来学习飞行相关理论,是没有问题的。

  要驾战机翱翔蓝天、保卫祖国,李广苏还有一关要过,就是晕机。

  延伸阅读:神十八3名“80后”即将升空 登上月球、太空旅行不是梦

飞行刺激又好玩?李广苏克服晕机

李广苏是战机飞行员,网友猜测他驾驶的可能是歼-10系列战机。(网上图片)

  李广苏说过这往事:刚开始接受飞行训练时,有先一步上天的队友告诉他,飞行的感觉很刺激、很好玩。未料轮到他的时候,才发现教练机座舱里的汽油味、天空中的气流颠簸,让他几乎就要吐出来。

  李广苏当然知道自己不能在天上呕吐,否则可能面临停飞,所以一直忍受着,全身憋得直冒冷汗。一下飞机,他便直奔厕所,“哇哇”狂吐起来。

  在此后的训练中,李广苏不断提醒自要克服困难、要调整自己状态,终于他战胜晕机,也掌握了飞行技术,如愿成为战机飞行员。

  对于飞行员生涯,李广苏说:“之前我飞的是国产的三代半飞机。我运行了很多任务,觉得那些都是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入选太空人 李广苏:有点感觉不真实

中国第三批航天员共有18人,李广苏是其中之一。图为李广苏打开模拟太空舱的舱门。(网上图片)

  2018年,中国选拔第三批太空人,李广苏马上报了名。

  此前李广苏一次在新疆夜间飞行,那里空气洁净,能见度高,他看到了特别壮丽的银河景象,早已对广袤神秘的太空充满向往。

  两年后,李广苏从众多报名参选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第三批太空人的一员。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还挺惊讶的,还有点感觉不真实,然后反覆确认了一下,确实是通过了,还是如愿加入我们光荣的队伍里面来了。”

  延伸阅读:梦舟”飞船 “揽月”着陆器 中国载人登月还有什么神器?

李广苏:没能逃过要学理科的命运

要成为太空人,文科出身的李广苏得从基础的知识开始学。图为李广苏在地面进行植物培养练习。(网上图片)

  第三批共18名太空人之中,李广苏是唯一文科生。大家都知道理科知识对太空人有多太重要,要成为太空人,理科生有绝对优势。

  又一次遇到文科生的困难,这困难肯定比成为空军飞行员更大,但李广苏有决心克服。

  “(刚开始学习时)我比较焦虑,因为好多东西老师一讲,战友在下面频频点头,但我真听不懂。我常常私下问战友、老师,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包括高数......”

  李广苏说,当初学理科比较吃力,所以才选择了文科,“没想到多年后,还是没能逃过要学理科的命运”。这轻松话的背后,是不知多少个不眠夜的苦读。

李广苏要替孩子看星星会不会眨眼

李广苏和搭档乘搭的神舟十八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发射向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按照大纲,第三批航天员要接受8大类、百多项的训练。除了理论学习,心理、体能方面训练亦绝非易事,转椅训练、狭小环境心理适应性训练、野外极限生存训练等挑战都令李广苏难忘。

  2024年4月25日,李广苏迎来第一次升空任务;他和搭档叶光富、李聪,将搭乘神舟十八号到中国太空站“出差”半年。

  李广苏出征前表示,他期待每秒7.9公里的速度与激情(7.9公里/秒是“第一宇宙速度”,这个速度可令太空船进入太空),期待体验没有翅膀却依然可以飞翔的美妙感觉。

  “工作之余,我想好好看一看美丽的蓝色星球,看一看祖国的锦绣山河,找一找一路走来养育培养过我的地方,也想替我可爱的孩子看一看天上的星星到底会不会眨眼。”他说。

李广苏升空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出舱为太空站安装防护板。图为李广苏(右)和搭档叶光富进行出舱练习。(网上图片)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痴人”常书鸿 放弃留法回大漠 “为它死也值!”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时代英雄

朱光亚是核武“众帅之帅” 原子弹首爆时他为何不在观测站?

杰出名人

吴传玉是谁?他是新中国奥运第一人

创新先锋

黑神话:悟空的制作人冯骥

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如何用好作品讲中国故事?

小城大事

烈士纪念日|科技考古追寻尘封历史 文少卿:让无名烈士变有名

运动健儿

2:22
巴黎残奥WH2级单打亚军陈浩源

轮羽二哥」陈浩源再闯残奥 勇夺银牌突破个人成绩

影视巨星

李宇春

李宇春《超级女声》出道做歌手 为何红足20年?

编辑推荐
2:11

180万件|文物最多的中国博物馆

812个博物馆|中国博物馆最多的城市

1:49

85%|北京故宫由“禁地”到网红博物馆的开放之路

2:36
代中国-故宫博物院由博物馆变身当代中国跨界潮流文创中心

故宫博物院 由博物馆变身当代中国跨界潮流文创中心

成都大熊猫博物馆开幕 主打高科技互动保育体验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59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上)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交通75年 从“基本靠走”到复兴号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如何成为“基建狂魔”?

北京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单纯认为天下平等和谐 只是浪漫情怀

时间与爱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真爱永不褪色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历史学者普遍强调“中国”与“四方”之别

“女人心海底针”下一句是什么?

  “女人心、海底针”这句俗语,从字面看,一根针掉进大海,当然很难找到,比喻女性心思难以捉摸。

   女性的心思细密、感情细腻,喜好和情绪,有时候就像3、4月的天气,骤晴骤雨,难以捉摸。虽然这句话出处已难以考究,但相信很大机会来自男性。

   这句话还有下半句,如今已很少人知道,下半句是:“就算捞到还扎人”,意思是即使能在海底捞到针,但这针仍是会扎人的。

   两句话连在一起,是形容女性根本不讲道...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