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攤看公仔書 改革開放集體回憶

撰文︰華思齊

  在五、六十年代香港街頭,以及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有不少相中的書攤,牆上掛滿密麻麻巴掌般大的「公仔書」,花碌碌的連環圖是窮孩子的精神食糧,店前經常坐滿一大班津津有味讀着中國文化經典《西遊記》或《封神榜》的孩童。那時租看一本書要一分錢,能花上一角錢租書的,算是小富翁了。

  改革開放後,曾經流行中國的小人書(即香港人叫的公仔書),又再活躍起來。圖文並茂的連環畫、老少咸宜的情節、通俗易懂的文字、價格低廉的書租,成為物資匱乏年頭普羅市民的主要消遣,是小童以至成年人的心靈滋養。

  類似書攤在不同省市遍地開花,在大街小巷不難見到手執書本低頭細味的租書客,求知若渴的表現,彷彿要把因文革停頓的讀書時光追回來。

改革開放後,小人書攤在內地遍地開花。就算讀不懂書內的文字,只看連環圖也趣味十足。(圖片來源:Getty)

  1978年改革開放,中國政府對部分中外書目解禁,書商的出版題材亦愈見廣泛。除了文革時期的革命連環圖,也有由歷史故事、中外名著、通俗文化取材改編的內容。

   一時之間,從古到今、東至西、寫實到虛構、經典到流行,題材應有盡有,百花齊放,對剛擺脫封閉的市民而言無疑是一場思想解放。

無論大人小朋友都能在小人書找到樂趣。圖為1977年的西安。(圖片來源:Getty)

  1982年全國出版8.6億冊小人書,幾乎接近人口總數。在全盛時期,全國出版物當中,有三分之一屬於小人書,部分經典作品如《三國演義》,銷量更高達數百萬冊。

  隨著收音機、電視和電腦普及,娛樂消遣變得多樣化,小人書的角色逐漸被動畫及電子遊戲等取代,市民的閱讀習慣亦由實體書轉移到互聯網。根據2019年《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資料,去年全國共有4.7億名網上讀者,每人平均閱讀約15本電子書,而全年閱讀的紙質書則只有9本。

1980年四川成都市的小人書攤,前來看書的孩子仍穿著文革時單調的藍綠灰服飾。(圖片來源:Getty)

  時代改變,小人書亦由流行讀物變為收藏品。2005年,北京嘉德拍賣1957年畫家程十髮創作、以少數民族為題的原稿《召樹屯和喃婼娜》,全套40冊,以天價1,100萬元人民幣成交。2006年,拍賣價再創新高,926幅畫家沈堯伊《地球的紅飄帶》的原稿,以1,540萬元成交,打破中國連環圖拍賣紀錄,由改革開放前的一毛錢的讀物,升格千萬收藏品。

如今間中會在跳蚤市場或舊書攤發現小人書的影蹤。(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孫悟空大鬧天宮是很受孩子歡迎的小人書內容。(網上圖片)
畫家沈堯伊創作的《地球的紅飄帶》,內容描繪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2006年其926幅原稿以1,540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拍賣成交。(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第一場時裝表演

全球熱搜山口百惠!憑《赤的疑惑》 俘虜中國觀眾

改革開放首家西餐廳 3個月工資吃1頓飯

街頭廣告 折射鄧小平的四項基本原則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