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古代服務員為何叫「店小二」?

撰文︰謝小明

  古裝劇中的主角到客棧或酒館進餐,總聽到他們會呼叫「小二」,店內負責招呼客人的「小二」便會馬上去為客人服務或點菜。到底為甚麼中國文化中要稱呼服務員做「店小二」呢? 

  據說,古代許多基層的市民都沒有姓名,父母只會以簡單的字、父母自己的年齡或是兄弟排行數字等方式來替孩子命名。如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本名叫「重八」,他的長兄分別叫「重六」、「重七」,而他曾祖父的名字「五四」也是由數字組成。 

  客人在驛站或者市肆消費,需要用一個代名詞來稱呼服務生,基於稱呼店舖老闆為「店老大」的邏輯,古人也隨之稱呼其員工,即服務生為「店小二」。 

  另外一個說法是,相傳古代有名服務員叫王示,由於古人習慣從右往左、豎着寫字,王示常將名字中的「示」字寫為「二小」,所以人們便親切地稱他為「王二小」,輾轉流傳下便將他的名字變成「小二」,久而久之,將客棧、酒館等的服務人員統稱為「小二」,就變成了中國文化中的一種常見用法。 

趣談中國文化|成語「口不二價」源自一位隱士?

趣談中國文化|「二百五」源自一宗刺殺案?

趣談成語「感戴二天」 中國文化中有兩個天?

趣談中國文化|難道桃子有毒?「二桃殺三士」是甚麼一回事?

相關標籤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

王羲之的「墨池」

    我們日常工作常常會遇到困難,如果抱着「將勤補拙」的心態,必定事半功倍。《禮記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這句話就是說:別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別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夠跟這個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聰明起來;即使本質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剛強起來的。

  書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學不倦,甚至因為瘋狂寫書法,令到家中池塘變成一池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