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在古代「笨」與智商無關?

編輯︰紀小婷

  你如果說一個人「笨」,肯定會對得罪對方;但原來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笨」這個字和智商高低完全沒有關係。 

  根據《說文解字》記載:笨,竹裏也。從竹,笨聲。《廣雅》則記載:竹其表曰笢,其里曰笨,謂中之白質者也。 

  意思就是說:笨最早是指竹子裏面那一層白色的薄膜,叫做「竹白」,是製作竹笛、紙張的原材料。 

  「笨」字的含義變成形容一個人不聰明、智商不高,很可能是從魏晉時期開始的。  

  東晉著名道教領袖葛洪在《抱樸子》中寫道,天下有一種「惡人」是「杖淺短而多謬,暗趨捨之臧否者,笨人也」,直接將「笨」和「愚蠢」挂鉤,用來形容那些見識短淺、錯漏百出、好惡不分的人。從此,「笨」字在中國文化中的含義亦慢慢轉變。 

趣談中國文化|到底甚麼字值千金?

趣談中國文化|「呆若木雞」竟是誇獎?

趣談中國文化|古人並非一日三餐?

趣談中國文化|「金龜婿」真與烏龜有關?

相關標籤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

王羲之的「墨池」

    我們日常工作常常會遇到困難,如果抱着「將勤補拙」的心態,必定事半功倍。《禮記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這句話就是說:別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別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夠跟這個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聰明起來;即使本質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剛強起來的。

  書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學不倦,甚至因為瘋狂寫書法,令到家中池塘變成一池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