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美女教授研發智能無人艇 彭艷改變海上「遊戲規則」

編輯︰許可

  2021年12月,4位中國教授當選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的消息,引來大家的關注,其中一個原因是當選者之一的彭艷,不單是「80後」,還是令人眼前一亮的美女。後來大家也知道,彭艷是中國智能無人艇的領航人,她的研究正改變着未來的「海上遊戲規則」。

因為敬畏海洋 彭艷選擇冷門課題

   彭艷1982年出生在山東臨沂,成長在一個絕不寬裕的農民家庭。她憑着自己的努力,在2000年考上瀋陽建築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大學期間,她為了減輕父母負擔,寒暑假和周末總是騎着單車在城中穿梭,一天要做四、五份補習工作,但她覺得這雖然辛苦,卻也很快樂。

  大學畢業後,彭艷考上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碩博連讀」(連續攻讀碩士和博士),並選擇了智能無人艇作為研究方向。

彭艷團隊的「精海」系列無人艇能自主高精度操作,只要輸入目的地,便能夠自主的前往,而這除了因為它的智能設計,也得益於北斗衛星的超強定位能力。(網上圖片)

  相比於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無人艇就是現在也算是冷門,何況剛踏入21世紀的那些年。為甚麼彭艷會選擇這學科呢?

  她後來接受傳媒訪問時曾說,這是源於她對海洋的敬畏,「而我們致敬它的方式,就是開展智能無人艇的技術研發」。

  她還表示,無人機、無人車已經很多人在研究,「我想挑戰一個更新奇、潛力更大的領域」。

肯鑽研有拼勁 彭艷29歲任研究院長

   彭艷認為,無人艇就是在海面上移動的機器人,以後大家在海上看到的,將是無人艇攜帶無人機、水下機器人作業,「這是改變未來海上遊戲規則的顛覆性技術」。

  2009年博士畢業,彭艷轉到上海大學從事智能無人艇和仿生控制方面的研究。她專業功底好,擅於鑽研,還有一股拼勁,所以備受器重,第二年上海大學無人艇工程研究院成立,這位時年僅29歲的美女博士就被任命為執行院長。此後她又成為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彭艷團隊的科研成果曾獲得包括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等多個獎項。圖為彭艷指導學生。(網上圖片)

  擔起了大旗,彭艷迅速組建一支非常年輕的無人艇研發團隊。那時在無人艇領域可供借鑒和參考的經驗很少,智能避障、感應等難題,她和團隊只能一步一步摸索。

  他們還有一半時間要出海做測試,足迹足遍及東海、南海和黃海。「海上環境惡劣,需要不怕冷風吹、海水泡,忍得住暈船,耐得住寂寞。我們工作的常態是一邊吐得昏天黑地,一邊堅持完成試驗任務。」彭艷說。

彭艷精心打造 「精海」助南海造島

   團隊成員則記得,2012年無人艇海試進入關鍵期,懷孕7個月的彭艷不顧大家勸止,挺着大肚子,披着軍大衣到海邊繼續工作.....後來彭艷笑說:「就當這是自己給孩子的胎教,希望他長大後像我一樣熱愛科學。」

  在大家的努力下,能自主高精度操作、長6米多的「精海1號」無人艇在2013年研製成功,之後「精海」系列艇又發展出多個型號,部份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並能承擔島礁測量、海洋監測,甚至探測水雷、防範小型潛艇和蛙人的恐怖襲擊等軍民用途。

中國2013年開始在南海填礁造島,彭艷團隊的「精海1號」曾在14天裏,對南海東門礁、南薰礁、美濟礁、仙鵝礁、永暑礁周圍海域進行了測量和測繪。(網上圖片)

  「精海」也是成為中國第一艘在南海、第一艘在南極、第一艘在東海作業的無人艇。根據內地傳媒報道,「精海」無人艇曾20多次對南海島礁作探測,為填礁造島提供資料支援;它曾在南極羅斯海為雪龍號找到錨地、曾協助處理運油輪沉沒事故......

  「精海」系列無人艇也得到國際認可,隸屬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和安全評議委員會在2016年報告就曾指出,中國在無人艇領域取得了進步,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就是「精海」系列。

  2021年,彭艷當選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與她一同當選的中國學者,還有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復旦大學和廣州大學的三位教授。無可否認,「80後」美女教授彭艷是最受關注的一位。

  延伸閱讀:「長二F」火箭女總設計師容易 她的工作不容易

彭艷的研究團隊和無人艇都以「精海」為名,寓意用精衛填海的精神,打造出精確執行海上任務的無人艇。國為彭艷和她的「精海」無人艇。(網上圖片)

生命剩下27天會做甚麼? 核試專家林俊德選擇了繼續工作

天問一號總設計師 張榮橋是「火星探險家」

貝聿銘中國首幢作品 北京香山飯店被指樸素

貝聿銘為保紫禁城風貌 拒於京城建地標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