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古人並非一日三餐?

撰文︰謝小明

  中國文化中,現代人每天基本吃三頓飯,有時就會吃下午茶、宵夜。那麼古人的飲食習慣也是「一日三餐」嗎?

中國文化中的「一日三餐」宋朝始普及

  在原始社會,古人的食物來源很不穩定,需靠採集和狩獵覓食。進入農業社會後,食物來源較為穩定,才開始有規律的餐制。

  據甲骨文文獻記載及學者分析指,商朝時古人一日吃兩餐,上午八點進食的餐點稱「大食」,下午四點進食的則稱「小食」。

  在唐朝,估計因古人白天活動時間變長,兩頓飯間相隔太久,所以中午會多吃一餐「點心」充飢,但「點心」主要出現於士人和富裕階層,普通百姓仍是一日吃兩餐。

  直到宋朝,生活節奏變快,吃午餐變得更重要,有學者認為一日三餐在宋朝更為普遍。加上宋代夜市發達,晚上還可吃夜宵,可能出現一日四餐的情況。

  而到明清時期,據明朝小說《三言二拍》講述,當時人們,包括江南地區的工匠傭人,每天吃三餐也十分常見。《沈氏農書》上記載,江南地區的農民不但一日吃三餐,有時還會吃些肉。

  時至今日,中國文化中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也沒有改變。

趣談中國文化|「呆若木雞」竟是誇獎?

趣談中國文化|在古代「笨」與智商無關?

趣談中國文化|「金龜婿」真與烏龜有關?

趣談中國文化|為何說「買東西」而非「買南北」?

相關標籤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

王羲之的「墨池」

    我們日常工作常常會遇到困難,如果抱着「將勤補拙」的心態,必定事半功倍。《禮記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這句話就是說:別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別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夠跟這個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聰明起來;即使本質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剛強起來的。

  書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學不倦,甚至因為瘋狂寫書法,令到家中池塘變成一池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