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看文學:一個文學論壇促成停戰24小時

編輯︰黃皓頤

  在國家與國家的交流中,不會有單純的政治交流或者經濟交流,當中一定包括文化交流。現在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其實已經融為一體,而文學在發展各個國家之間多邊交往的過程中,發揮着很重要的作用。

莫言:中國文學繙譯成外語成趨勢 

莫言表示,中國文學作品被繙譯成多種外國文字出版,使其得以廣泛流傳至世界各地,有助中國文學在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圖片來源:Getty)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們這一代人和後來的年輕作家的共同奮鬥,已經使中國當代文學變成世界文學的重要一員。我們大量的作品,已經被繙譯成多種外國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而這幾年,中國政府對文學的繙譯給予很大的幫助。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有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中國作家協會有中國當代文學百部精品繙譯資助項目,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有中華學術外譯項目,還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有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這些機構設立的基金,都是幫助中國文學繙譯成外國文字。如果你要繙譯一部中國作家的小說,可以向有關部門申請,只要符合條件就會給予經濟幫助。

  延伸閱讀:莫言看文學:童年生活是寫作的寶庫

  當然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指文學繙譯應該是自由的、民間的,不應該由政府來推薦,但是很多國家為了推薦自己的文學,都作出了這樣的努力。當中必然有正面的效應,也肯定有一些負面說法,但我認為這始終是一件好事。

莫言:營銷攻略幫助推廣中國繙譯文學

莫言指,文學作品除了依靠口碑相傳外,營銷策略亦是宣傳推廣的重要招數。(圖片來源:Getty)

  文學繙譯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繙譯是一個報酬很低的職業,很多西方的漢學家都是業餘創作,利用空餘時間來繙譯。

  事實上,繙譯中國當代文學往往是賠本生意,現在有這麼多作家寫了很多作品,但真正造成世界性影響,走入千家萬戶,變成外國讀者口耳相傳的作品,數量還是比較少,原因是這些小說或詩歌繙譯成外文後,有些不再被人提起,束之高閣。

  延伸閱讀:莫言:中國文化面對網絡寫作衝擊 要適應新常態

  若沒有人閱讀,實際上這本書是不存在的。一本書只有走進讀者手裏,被閱讀了,它的價值才得以實現,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一直提出希望用較大力度,集中推薦最精美的作品,而不要繙譯完就撒手不管。

  當你繙譯的時候,我們要扶助;在繙譯完成進行推廣時,也應該繼續提供幫助。現在是營銷的時代,雖然我們相信偶爾會有一本書被讀者發現,藉着口耳相傳,使這本書引起很大回響,得到很好的評價,但是更多的要借助傳媒、媒體造勢,從而引起廣泛閱讀。

莫言:國際交流必定有文化含量

  在國家與國家的交流中,必定包括文化交流,從來沒有純粹的政治交流或經濟交流,一切的交流其實都包含文化含量。

  好像現在大陸搞得轟轟烈烈的「一帶一路」,又像有輝煌歷史的絲綢之路,看起來是經濟貿易,但其實商品本身也是文化,瓷器有圖案,絲綢有圖案,它們本身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品。

2015年5月,時任中國總理李克強(左三)、哥倫比亞總統胡安·曼努埃爾·桑托斯(右三)和中國作家莫言(右二)在哥倫比亞參加文學交流活動。哥國為了讓活動順利進行,更與游擊隊協議暫時停火24小時,足見該國對國際文學交流的重視。(圖片來源:AP)

  2015年,我跟隨當時的李克強總理到拉丁美洲訪問,在哥倫比亞跟時任總統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及李總理談文學,這是中國國家領導人首次在國外與外國國家元首,跟中國的作家和哥倫比亞的作家一起暢談文學問題。

  當時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說:「我們對文學很重視,10分鐘前我們跟游擊隊達成協議,為了這個文學論壇得以順利舉行,我們停火24小時。」我當時感覺到這個事情真的很有意思,也有很深的感慨。

  一個文學論壇竟然讓交戰雙方停火24小時,這大概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出現過。中國歷史上有這麼多的戰爭,也沒聽說會因為文學而停火24小時。

  延伸閱讀:莫言:寫出真實的人感受到的東西

  總括而言,我想文學還是一個非實用的東西,它對人的最大作用,是一種審美的體現、精神的熏陶、心靈和精神的保健操,也是人類認識自我、理解他人的方式。

  沒有文學,可以生活;有了文學,可以生活得更豐富。這是我對文學的理解。

  (轉載自中華學社《中華大講堂》系列,內容和標題經編輯整理)

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莫言看文學:童年生活是寫作的寶庫

莫言看中國網絡文學 想像力顛覆傳統寫作

莫言:中國文學面對網絡寫作衝擊 要適應新常態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