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信剛論中國文化 傳揚天下大同理想

編輯︰黃皓頤

  文化產業一般反映一個社會的自我文化定位。上世紀80年代末期的電視系列《河殤》便是一個典型的帶有民族自卑感「天下」觀的例子。講到鄭和下西洋,它先引用黑格爾的話,「大海邀請人類從事征服和貿易。」然後惋惜而又自慚地說,「歷史選擇了中國人,而中國人卻不能選擇歷史。」對於達伽馬的航海,《河殤》則是高度讚揚,說它是「為尋找財富和市場駛入了印度洋」、「開始了地理大發現的偉大探險」。

張信剛:中國文化要從「小國」心態解脫

  我個人在美歐學習、工作了近30年。自信對歐美文明及西方知識分子頗有認識。總的來說,我是歐美文明的受惠者與推崇者,但卻不是歐洲中心主義的受害者。許多善良而本有求知慾望的歐美知識分子由於環境的限制及語言的隔閡,沒有機會接觸到西方文明以外的知識體系、人生智慧或審美情趣。所以他們很自然地便以歐美文明代表全人類的文明,以歐美現行的是非準則當「普世價值」。他們這樣想,有的固然是出於偏見,但更多的則是出於無知。事實上,我也真還不認識幾個聽說過湯顯祖、曹雪芹的西方人;至於喜歡聽琵琶、二胡的或欣賞揚州八怪的歐美人士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在這樣的對「天下」的不平衡的理解中,究竟怎樣才能使人類共居於同一個「地球村」呢?

  近年來,我對這個問題不停地思索。911事件之後,從各國與各民族的不同反應中我得到一些新的啟示。這就是,中國必須在文化上從一個只圖「救亡」與「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弱國」、「小國」心態中解脱出來。但我們卻絕不應沿着歐美列強的老路,走向它們那種「強國」、「大國」的心態。

  延伸閱讀:張信剛論中國文化獨有的「天下」觀

張信剛論中國文化:喜見中國與國際接軌

  無論我們是否認識到,只要中國的經濟力量繼續增長,中國就必然會改變世界的政治格局,因而也會轉換世界的文化趨向。

  中國近年來決意要與國際接軌。參加世貿組織、北京辦奧運、上海辦世博會、全民學英語,這都是令人欣喜的好事。問題是,接軌之後,我們應該怎樣與人交往?我們在輸入輸出之餘又該怎樣改善自己?怎樣幫助別人?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決意與國際接軌,走向全世界,例如先後參加世貿組織、舉辦北京奧運、舉辦上海世博會等,讓中國文化展示於國際社會大眾面前。圖為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會開幕進行文藝表演,場面熱鬧。(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張信剛:中國文化要建立現代道德規範和價值觀

  我認為中國應該以下列幾點為全人類的文化作貢獻。

  第一,在經濟崛起的過程中,中國必須尋找及建立一套現代道德規範及價值觀。我們的民族並沒有一個傳統的宗教力量,但這絕不等於我們應該任由13億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不擇手段地競爭。幾乎所有宗教都強調「克己」及「自律」的重要性;個人應如此,全民族亦應如此。從歷史上看,沒有道德力量的民族是不會具有長遠的影響力的;中華民族必須以此為戒。

  第二,摒棄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開放胸襟,真正地尊重和善待其他民族,認真地學習任何民族的長處。

張信剛:中國文化產品滲透「天下為公」思想

  第三,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積極地將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所累積的智慧用最新的手段以各種形式呈獻給全世界,讓人們有機會欣賞與作出選擇。由於漢語和漢字實在很難學,這就需要有大批外語人才向外投射中華文明的智慧之光(在這一點上,我認為位居中外文化交匯點,兼通中英語又善於現代商業包裝的香港人對此應有捨我其誰的抱負)。在這個色彩繽紛但又爭端迭起的世界裏,我們大可以用各類文化產品鼓吹「和而不同」的心態,請求「致中和」的哲學,提倡「正心、誠意、修身、齊家」的倫理觀;描繪「採菊東籬下」,「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尋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及宣揚「天下為公」的理想。

西方人士學習毛筆字、學漢字等,從中認識到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智慧,互相增進了解,達到文化交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張信剛教授分享:文明的激盪—歷史觀點與未來展望

  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Toynbee)與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曾有過一系列眺望人類新紀元的對話。湯恩比說:「世界的統一將在和平中實現。同時,我所預見的和平 統一,一定是以地理和文化主軸為中心,不斷結品擴大起來的。」、「就中國人來說,幾十年來,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 、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這種在政治上、文化上統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經驗。這樣的統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絕對要求。」

  以國際化、現代化、大眾化的手法,擴散「天下為公」「是謂大同」的文化觀,正是對湯恩比所說的這一要求的回應。(二之二)

  (經作者授權,轉載自張信剛《從活字版到萬維網》,標題經編輯整理)

張信剛讚揚 堅守崗位的烏魯木齊老學者

張信剛看絲路北樞紐—吐魯番的文化融合

張信剛:去新疆 童年夢想成真

張信剛論中國文化獨有的「天下」觀

相關標籤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