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不喪志 當手工木偶遇見中國文化

編輯︰紀小婷
撰文︰蘇言

  「我在做機關人偶裝置,在中國全職做這種裝置的人,應該不超過10個。」成都的90俞宸睿這樣形容自己的工作。自稱「木工老魚」的他,2019年裸辭從北京回到家鄉成都,開始了製作機關人偶的創業之旅。工作室開設兩年,他讓很多有趣的手工木偶動了起來,甚至在當中增加了不少中國文化元素。 

融入機械技術 有別於中國文化傳統木工  

俞宸睿將機械裝置與中國文化結合起來,製作成獨具特色的機關人偶。圖為作品《武松打虎》。(網上圖片)

  機關木偶是一種利用機關原理讓手工木偶動起來的裝置2015年,俞宸睿還是一名讀平面設計的大學生,偶然看到日本原天和明夫婦的作品後,他這種手工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作為畢業作品研究創作。 

  剛開始接觸這項技藝的時候,俞宸睿碰了一鼻子灰想讓機關人偶動起來,沒想像中那麼簡單。 

  延伸閱讀:木雕製作手辦 福建爺爺成當代中國「老二次元」 

  「做起來才發現,比想像中難。」俞宸睿坦言,與一般的中國文化傳統木工不同,機關人偶的活動需要很多機械原理知識,例如齒輪、連桿、槓桿等,讀設計的他最初完全不知道如何計算齒輪之間的摩擦,難得直撓頭。 

製作機械人偶在中國內地算是冷門職業,用機械玩偶表現中國文化,就更加稀有。(網上圖片)

  不過這並沒有讓俞宸睿「知難而退」,反而激發了他一次又一次試驗和創作。有時,計算不精確的機械木偶會做出一些令人捧腹的動作,十分搞笑俞宸睿覺得,這種偶然性便是機關人偶的其中一個魅力。 

  大學畢業後,俞宸睿進入了一家北京的設計公司工作。3年時間,他一邊工作,一邊堅持手工創作。 

  延伸閱讀:哆啦A夢遇上古琴?用動漫活化中國文化

除了中國文化,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也給俞宸睿帶來不少創作靈感。(網上圖片)

  然而,長期「北漂」的他也一度面臨迷茫焦慮。

  一次路過西海,他看湖中自由自在的鴨子,心生羨慕,靈感隨之而來,創作出了機械木偶《找自己》。 

  「那時我不斷問自己,是否過上了想要的生活?是否快樂?我覺得雖然每天都多少一點開心的事,但心還是有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如果不全力以赴,以後肯定會有遺憾。」於是,他終於下定決心辭職,全身心投入到機械木偶的創作中。 

將中國文化融入機械人偶中,需要花費很多功夫。(網上圖片)

從日常生活和中國文化中尋找靈感 

  3年來,他設計了二、三十個機關人偶,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從生活中找到的靈感,比如鄰居送來柴火,他製作了《樵夫與蟲》;工作室旁邊開了豆腐店,他製作了豆腐計數裝置。 

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機械人偶《樵夫與蟲》。(網上圖片)

  他還在作品中融合了不少中國文化元素。用了榫卯工藝、銅棘輪這樣的傳統手藝,又特地選擇了《水滸傳》《鼠來寶》這些有中國文化內涵的主題。他說,希望將來繼續創作與中國文化有關的作品。 

  2020年,他的作品更走向人群和社區。製作大型互動裝置《球你快跑》,吸引不同年齡層的人玩樂俞宸睿說,希望大家能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享受這些小玩具帶來的輕鬆愜意,「用喜歡的方式,把每一天填滿。」 

除了傳承中國文化,俞宸睿還希望用自己的作品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網上圖片)

帥氣小夥變「雪雕」 成中國新聞焦點人物

極地獨自生活120天?85後的北極科研之路

「愚公」移走垃圾山 57歲牧民投身中國環保30年

為珠穆朗瑪峰探測新高度 背後驚險重重?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