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1/11/2020
密集的霓虹燈招牌一向是香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單令中外攝影師為之瘋狂,連著名導演王家衛亦經常以霓虹光影來呈現香港街景的城市感。究竟霓虹燈是如何一步一步成為香港文化象徵,又是如何逐漸消失於城市之中?
霓虹燈如何成為香港文化?
霓虹燈並非香港發明的產物,在19世紀末開始,霓虹燈在歐洲、美國的各大營業場所普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慢慢傳至東方社會一些發展較迅速的城巿如上海、香港等。那麼,霓虹燈又是如何逐步成為香港文化象徵?1960年代,隨着香港工業發展蓬勃,許多大企業、夜總會,甚至食肆等,紛紛使用霓虹燈招牌來宣傳自家品牌,畢竟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招牌愈搶眼,知名度愈大,客人亦自然愈多。於是五光十色、層層疊疊卻又錯落有致的霓虹燈牌,便形成了香港文化的一部分,為香港街頭營造了特有的景致,是香港繁榮熱鬧的象徵。
霓虹燈與香港文化電影的關係
霓虹燈本來只是街頭風景,但透過香港導演王家衛的鏡頭,逐步在全球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成為香港文化象徵。王家衛鏡頭下的霓虹光影,卻總與城巿人的孤獨寂寞掛勾,《重慶森林》、《墮落天使》、《2046》等皆是如此,電影中多個以霓虹突顯光影對比的鏡頭,彷彿都在訴說故事人物走在香港街頭的孤獨感,訴說了「城市化」對香港文化的影響,彷彿城巿愈是繁華,走在其中的人卻愈難找到自我的身份認同,或許身處香港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同感?
隨着時代變遷,近年霓虹燈招牌變成「過時」的產物,愈來愈多店舖轉用LED燈招牌,加上建築管制收緊、結構安全等問題,令代表香港文化的霓虹燈牌急劇減少。將來大家想欣賞香港霓虹燈,或許只能透過電影重溫夜景,或者到一些以懷舊作招徠的餐廳、展覽,以觀賞者的角度鑑賞逐漸消逝的香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