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0-12-18
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以及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事件」兩個項目,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中國共有42個項目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居世界第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在12月17日至19日召開網上會議,評審57個國家或地區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太極拳」和「送王船」經審議獲得通過。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遺產,也是中國傳統武術的代表。太極拳集文化、健康、武術三種屬性於一身,拳法中包含道家和儒家的精神哲理,融合了力量、平衡、姿勢以及凝神靜氣等要素,既能增強體質,又能修身養性。例如太極拳中的「四兩撥千斤」技擊,其中所包含的哲理就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流傳和應用。
關於太極拳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國家武術部門在考察論證後,認為太極拳於17世紀中葉形成,發源於河南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村。在陳氏太極拳的基礎上,拳法衍生出多個流派,傳播至中國各地及海內外,在全球產生廣泛影響。
全球修習太極拳已達數億人
在外國人看來,太極拳以及拳中蘊含的陰陽學說,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符號。太極拳中的緩慢柔和、綿裡藏針,都與西方武術大開大合的拳路不同,更增添東方神秘色彩,吸引了不少外國人修習太極拳。根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練習太極拳者已經達到數億人。
中馬共同申報的送王船習俗同樣源自中國。為答謝祭拜所信仰奉祀的「王爺公」,人們會花費巨資打造一艘華麗的王傳,擺滿糕點水果等貢禮,待祭拜完成後,再付之一炬奉給「王爺公」,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裡「王爺」的身份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瘟神,也有人認為指的是鄭成功父子。
早在十二世紀,中國江南一帶就有造船送瘟的儀式。隨著「下南洋」和海上貿易,送王船從中國傳播到東南亞,成為了廣泛流傳於中國閩南地區和馬來西亞馬六甲地區的禳災祈安民俗活動。送王船被中馬兩國視為共同遺產,也是中華文化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傳播與交融的生動例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