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1/02/2023
到佛山作公民科考察時,參觀佛山祖廟是認識佛山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的其中一個途徑。在近950年前北宋時期建成的佛山祖廟,擁有全國唯一一套最完整、屬於國家級非遺項目的北帝儀仗,地位超凡。
佛山祖廟不單是春秋二祭之地,廟內更全是廣東民間藝術古迹,一代武術宗師葉問和黃飛鴻也可以在這裏見得到,是佛山的打卡聖地。
公民科考察|佛山煉鐵屬火 供奉北帝守當地平安
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 )的佛山祖廟,在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修,至清代初年逐漸發展成今日的規模;祖廟所供奉的,是道教信仰中的北方玄天大帝,或稱真武玄天上帝,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北帝。
廟內有在明清時期已經建造的嶺南建築藝術風格,也有不少當地手工藝製品,更被不少來參觀的外國遊客評為「東方民間藝術之宮」。
為甚麼祖廟會興建在佛山呢?像天后廟一樣,佛山祖廟的原來背後也有一個傳說。
據歷史記載,佛山早在北宋時期已是嶺南著名的冶鐵中心。由於煉鐵屬「火」,因此當地人為了防範火災,確保百姓安全,遂在當地建一座廟,並供奉「北帝」以保平安。
而在民間傳說中,北帝是水神,專治水患和火災,因此北帝廟便成為了佛山人的守護神,而祖廟也成為當地的一個重要歷史文化象徵。
公民科考察|祖廟三門 陶塑瓦脊活現神話人物
佛山祖廟前後工經歷過20多次的重建和擴建,其中包括三門、靈應牌坊、萬福台、鐘鼓樓等都是現存的建築,深具嶺南建築風格。
其中較多人認識的「三門」,是指「崇正社學」、「靈應祠」、「忠義流芳」的三座建築物的正門連在一起,故又稱為「祖廟三門」。
三門連成的長長屋脊上是被譽為「花脊之王」的陶塑瓦脊,長達31.7米、1.78米高,是祖廟現存的六條瓦脊中規模最大的。這條瓦脊陶塑特別之處是雙面的,正面與背面同樣都有以戲曲故事為主要題材的雕塑,如姜子牙封神、諸葛亮舌戰群儒等,人物的神態表情生動傳神。
花脊陶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人物造型全都是向前向下傾斜的,面向下面像在歡迎地上觀眾一樣,顯示出佛山手工藝的精湛技術。
公民科考察|靈應祠 擁有國際級非遺北帝儀仗
再往裏面走,就會看到位於祖廟東側的「靈應祠」。作為是佛山祖廟的主建築,供奉着北帝,而在廣東一帶供奉北帝的廟宇不少,又以佛山祖廟規模居首。
祠內的靈應牌坊是現存最雄偉的木石混合結構的牌坊,運用「斗拱」的建築工藝手法,非常壯觀。
而牌坊上的「靈應牌坊」四字是明景泰帝親令下詔敕封授予的,佛山祖廟就正式列入官祀之列,每年行「春秋諭祭」,成為少有的南方的城市擁有「國朝祀典」的榮譽。靈應祠內有一整套北帝儀仗,是國家現時最完整的,屬於國家非遺級別的祭祠禮儀。
直至今天,佛山保留了「秋祭」,成為了佛山子孫都會歸來參與的年中大事。
公民科考察|萬福台 300年歷史的粵劇戲台
另一個為人熟悉的景點,就是建於清順治十五年的「萬福台」。
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萬福台就是廣東省現存最古老的戲台,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據說自清朝中期以來,粵劇戲班出外巡迴表演前的第一台戲,必須先在萬福台上演,可見其地位崇高。
公民科考察|佛山武術 感受黃飛鴻葉問功架
佛山不但有粵劇,武術文化也源遠流長,也是中國唯一有「中國武術之城」之稱的城市,多位著名武術家,包括黃飛鴻、葉問等都是誕生於此。
在祖廟博物館內,可以找到葉問館和黃飛鴻館,館內陳列了兩位一代宗師的生活點滴,有葉問的練工木柱、畫像和生活擺設等。
有武術當然會有武館,有武館自然有舞獅。所謂「無醒獅、不佛山」,佛山醒獅屬於中國獅舞的南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佛山祖廟內的「醒獅台」,每逢節慶,都是武術和醒獅的表演場所,非常熱鬧。
公民科考察|佛山武術 感受黃飛鴻葉問功架
佛山祖廟內,還供奉有孔子像,不少家長會為小孩祈求功名。
今天的祖廟,已不只單純是祭祀的地方,還是男女婚嫁、孩子求功名,以及消閒娛樂的好去處,承載了佛山文化和傳統結合的情懷。
別以為祖廟都在郊外,佛山祖廟位於禪城區祖廟路21號,即是佛山市中心地段,周邊是繁華的商業區,坐地鐵的話可以到祖廟站,交通非常方便。
大家去佛山遊玩,或者學習考察,都不妨到祖廟走一趟,看看建築特色,還有當地的民間傳統藝術,增加對大灣區的歷史文化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