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破舊茅屋到成都名勝 杜甫草堂如何保育中國詩歌文化?

編輯︰流螢

  著名學者馮至曾在《杜甫傳》中寫到:「人們提到杜甫時,盡可以忽略了他的死地和生地,卻總忘不了成都的草堂」。杜甫草堂,又名杜甫草堂博物館,曾經是詩聖杜甫在安史之亂下流亡到成都的安居之所。在居住的四年間,杜甫的創作達到巔峰,曾寫下240餘首詩篇,可隨着他離開成都後,草堂便日久失修,遭到荒廢。幾經輾轉,從落魄的茅草屋,到如今作為傳承及保育中國詩歌文化的重點單位之一,在這千年當中,杜甫草堂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浣花溪畔成都草堂 杜甫創作逾240首名詩

  唐蕭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因安史之亂流寓成都,在好友嚴武的幫助下於浣花溪畔搭建了一間茅屋,名為「成都草堂」,並在此度過了四年的時光。在這四年間,杜甫寫下了240餘首傳頌千古的詩篇,包括《草堂即事》、《春夜喜雨》、《懷錦水居止二首》等,更達到了他創作生涯的巔峰。後來隨着好友病逝,杜甫便離開了成都,草堂亦因此日久失修,逐漸荒廢。

  延伸閲讀:賞析杜甫詩歌作品

當代中國-中國旅遊-中國文化-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於成都草堂居住時作詩無數,《狂夫》中所寫到的「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便提及到成都草堂。(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落魄數年的杜甫草堂,終於在唐朝末年,讓詩人韋莊尋得遺址,意在「思其人而成其處」,韋莊重建了草堂,讓這間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茅屋得以保存下來。然而,經歷多次改朝換代的杜甫草堂,直到明末時期,最終還是逃不過被戰火摧毀的命運。

  延伸閲讀:中國文化|江南三大名樓 歷代文學巨匠筆下的絕景

杜甫草堂的重生之路:再現川西古典園林風光

  如今我們所看到的杜甫草堂,主要是在清朝時期所修葺擴建而成,後來再經過全面修建,於1952年正式對外開放。杜甫草堂每一處皆景色清幽、擁有極具川西特色的古典園林風光,草堂四處被綠樹環繞,曲徑通幽,如詩如畫,當你置身其中相信也會明白杜甫當時為何能夠詩意大發,寫下多首千古詩篇。

當代中國-中國旅遊-中國文化-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目前全國杜甫行蹤遺迹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名勝,每年都吸引上百萬遊客慕名前來,一睹詩聖昔日的風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杜甫草堂分為大雅堂、詩史堂、工部祠、少陵草堂碑亭、柴門、花徑等多個展覽景點,大雅堂中展示了迄今為止全國面積最大的大型彩釉鑲嵌磨漆壁畫,以及屈原、陶淵明、李清照等12位歷代著名詩人的雕像。

  而柴門展覽區則保留了於1997年重建的五開間杜甫茅屋,根據歷史文獻及參考了川西民居的建築特色,致力還原杜甫當時居住在茅屋的面貌——書齋中擺放了一張設有文房四寶的書几,再現當年杜甫創作詩篇的陳設,而茅屋外擺放的石桌和石凳,則重現了當時杜甫與友人吟詩下棋娛樂的地方。

  延伸閲讀:從寒冬下的廬山真面目 認識中國文化蘇軾詩詞

當代中國-中國旅遊-中國文化-成都杜甫草堂
花徑中的「草堂」二字由青花碎瓷鑲嵌而成,是杜甫草堂的著名標誌之一,許多遊客都會在這裏打卡留念。(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杜甫草堂的重生之路:設研究學會積極推動中國詩歌文化

  涅槃重生的杜甫草堂,一步步發展成了典雅莊重、風光秀麗的歷史文化名勝,占地面積從剛開放的200多畝到目前的800多畝,建築規模愈來愈大,成為了集詩人故居、觀景園林、博物館、研究中心為一體的成都著名文化聖地。

  1980年,杜甫草堂匯聚專家學者與杜詩愛好者成立了成都杜甫研究學會,學會成立30多年來,推出了近百篇學術論文,並舉行了多屆學術年會,積極深入挖掘及研究杜甫文化,致力將杜甫草堂打造成富有權威性的詩歌文化研究中心。

  近幾年,作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載體的杜甫草堂先後創立了「詩聖文化節」、「草堂一課」等多個文化品牌,更成立了草堂藝術中心,打造草堂文藝館,多措並舉地傳承及弘揚中國詩歌文化,順帶推動成都進一步成為世界文化名城。

  延伸閲讀:安徽馬鞍山 隱藏李白死因及中國文化故事?

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

  你知道嗎?清明節又稱為植樹節,清明節植樹風俗在...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說法,就是在告訴...

三年一次的盛事 台灣為何「燒王船」祈福?

1:50

中國旅遊|絕美避世浴鵠灣 西湖邊的冷門杭州景點

1:34

中國旅遊|美如夢境的新疆天鵝泉 守護者是誰?

2:05

潮汕文化符號 會「變形」的廣濟橋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