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擬立法保護個人信息 監管企業濫用客戶數據

編輯︰康文

  個人信息如何保護是近年內地熱烈討論的話題,尤其互聯網迅速發展後,普遍出現APP過度收集個人信息,企業不合理運用大數據等等問題,完成相關法律法規已是迫在眉睫。

  8月17日,個人信息保護法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第3次審議,當中提到要進一步完善個人信息處理規則,尤其針對市面上APP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非法買賣個人信息,以及「大數據殺熟」等行為。

保護個人信息立法 嚴懲非法買賣行為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在2020年10月公布,是中國第一次在法律層面上,定義對個人信息的保護與監管規定,希望建立起全方面的個人信息保護制度。整個草案體現了對個人信息保護為主,又兼顧經濟社會生活的複雜性的立法思路,並且也借鑒了歐盟等外國的數據保護立法經驗。

  而在三審議案中,草案進一步明確了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規定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具有明確、合理的目的,並應當與處理目的直接相關,採取對個人權益影響最小的方式。收集個人信息,應當限於實現處理目的的最小範圍。

經濟發展-個人信息保護1
「滴滴出行」APP早前因為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被國家網信辦調查,引發社會嘩然,畢竟一個擁有數億用戶的網絡平台如果存在安全隱患,將對社會造成很大危害。(圖片來源:Getty)

  草案三審稿增加規定任何組織、個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的個人信息。

  草案更規定,企業利用個人信息進行自動化決策時,不得對個人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行不合理的差別待遇,也就是不得出現所謂「大數據殺熟」的行為。

個人信息若不受保護 將危害中國經濟發展

  隨着中國互聯網高速發展,消費者在享受便捷服務的同時,也容易落入各種「陷阱」。公眾對過度收集用戶信息或者非法買賣、洩漏個人信息等應該不陌生,但其實「大數據殺熟」也是一個普遍存在、必須引起重視的現象。

  「大數據殺熟」實質上是一種價格歧視,指互聯網企業利用大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對粘性較高的熟客進行差別對待,同一樣服務或物品,舊客戶要付出比新客戶更高的價格。

  這樣的行為在內地已經頻頻被曝光,從外賣到網約車,再到訂購機票、酒店,都可能遇上這種違規定價——當用戶多次使用app查看或購買同一事物,會發現價錢一次比一次高。

  隨着客戶消費隱私被網絡平台摸清摸透,這樣「殺熟」的現象就愈來愈多,引發一眾消費者的反彈和抗議,也引來監管部門的重視。

經濟發展-個人信息保護2
在中國,過度收集個人信息、濫用用戶數據的行為已經不是某一家互聯網企業的問題,而是普遍現象。尤其是平台愈大,數據量就愈大,對於消費者權益的影響就更大,這時就需要進行立法監管,正本清源。(圖片來源:Getty)

  目前,個人信息數據既是屬於企業的戰略資源,也是涉及到國家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重要資源。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意義其實不只是要保護「個人信息權益」或者「維護網絡生態」,更重要是保證數字經濟能夠健康發展。尤其是當數字經濟突飛猛進卻缺乏監管,就會出現各種亂象,甚至會因為某些企業或國家擁有數字主權,而出現「數據孤立主義」。

  所以,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針對個人信息保護進行立法,是要保障大眾個人隱私的安全,同時也是在數據競爭的層面,指引數字經濟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

  延伸閱讀:期待個人信息保護法為公眾生活築起更好屏障

2:11
新中國成立75年來,經濟取得巨大發展。

非凡75年·政經篇|書寫奇迹 持續超越 中國經濟走過怎樣歷程?

1:47

中國製造全球叫好 市場份額排首位中企激增

推動全新經濟政策方向 中國冀實現共同富裕

多圖|世界首條600公里時速磁浮鐵路在青島推出

當代中國-今日焦點-推動內需消費北上廣將打造成國際消費城市中心

推動內需消費 北上廣將打造成國際消費城市中心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全球最富裕城市

全球最富裕城市|香港百萬富翁人數重返前10位 這座中國城市增長率勝美國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