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2/03/2023
长江流域是水生物种最丰富的淡水河流之一,而从2021年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那么,为什么要实施“十年禁渔”?为何选择10年的时间长度?禁渔实施至今,效果到底如何?
长江十年禁渔2021年启动 为何是十年?
长江流域是水生物种最丰富的淡水河流之一,拥有超过数百种鱼类,其中不少更是中国特有,包括中华鲟、长江江豚等。
但是,经历过去数十年的急促发展,密集的人类活动,令长江出现“资源愈捕愈少,生态愈捕愈差,渔民愈捕愈穷”的恶性循环。
2000年以后,白鱀豚、白鲟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相继功能性灭绝(指某个或某类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减少到无法维持繁衍的状态),令人心痛。
延伸阅读:白鳍豚在何时灭绝?
虽然自2003年以来,长江每年都会实行3至4个月的禁渔期,但短暂的休养生息对长江而言并不足够。
因此,国家由2020年1月起,开始推行长达10年的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11万艘渔船、超过20万名渔民退捕上岸,成为护鱼员,协助长江缓解鱼少之困,并为江内的稀有物种进行保护工作。
那么,长江禁渔的时间,为什么是10年?
据长江“十年禁渔”政策首倡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介绍,长江里最常见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等鱼类,一般来讲都需要生长4年才能繁殖,如果连续禁渔10年,它们就可以有2至3个世代的繁衍,种群数量才能显著增加。
长江十年禁渔效果显现 江豚数量回升
政策是落实了,但长江禁渔的效果如何?
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实施的第三年,现时的长江已经渐渐回复生机。例如,被称为“长江河神”的濒危物种——江豚,其种群数量已经有所回升。
当局2月28日表示,根据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学考察,中国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回升至1,249条,5年数量增加约两成。
不单止江豚数量出现回升,长江流域整体的鱼类种类和资源量,都逐步提升。
2022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193种鱼类,比2020年的168种增加了25种。
长江逐渐恢复生机还体现在部分物种的分布区域明显扩大。
长江刀鱼能够溯河洄游到历史上最远的水域洞庭湖,长江江豚的活动范围较大幅度增加。
此外,区域代表物种资源也恢复得比较好。长江上游的特有鱼类、中游的“四大家鱼”、下游的刀鱼数量,都有明显的增长。
不过,农业农村部官员近日在记者会上亦强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总体还是偏低,珍稀物种濒危状况严峻,外来物种的种类较多,这些方面的现状还未有根本性改善,依然需要坚定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开展系统性保护。
长江“十年禁渔”,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生态保护行动,印证了十年禁渔虽有期,生态保育无止境。
延伸阅读:长江首次全流域春季禁渔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