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3/12/2023
乘搭的士,放眼现在是非常常见的事物,几乎任何人都会接触得到。
但不说不知,中国是在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出现的士,广州就是中国的士业最早兴旺的城市。
改革开放|出行成广州日常难题 回乡探亲只能挤巴士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的广州,城市的交通配套无法跟上经济发展步伐,出行成为广州人日常面对的难题。
在有的士之前,广州市最接近的士业务型态的是一种特殊出租汽车,多用于接待华侨、外宾、外国元首。
这些出租汽车既没有收费设备,也不在街道上随处游走,只停车在固定地方,并按照不同指定地点,以每公里收费。
乘客到达目的地后,出租汽车更必须空车回程,不能再客,否则一律视为贪污。
但车少人多,加上每逢节假日,会有大批拿着大包小包,准备回乡探亲的港澳旅客。他们到达广州火车站后,只能勉强去挤上人满为患的巴士。
在香港经营的士公司的商人刘耀柱,每次回广州探亲时就要面对这些麻烦,坐车过程极为艰难。刘耀柱充满商业头脑,他认为可以藉此将香港的士引入广州。
另一方面,出行难题是城市发展的桎梏,改变刻不容缓,广州市政府亦下定决心发展交通。
政府的想法与刘耀柱的投资计划不谋而合,双方随即开始洽谈合作。
改革开放|港商与政府合作引入的士 扬手即停变新潮流
到了1979年7月,广州市交通局成立小组,开始筹建本地的士公司。同年9月,中国第一间现代管理的士公司“广州市白云小汽车出租公司”正式营业。
1个月后,70辆全新、被涂上醒目红色,并且安装好车顶灯及“咪表”的的士,已经整装待发。
从筹备到投入运营,被市民笑称是“红凳仔”广州的士,短短4个内投入营运。全新的运营方式“扬手即停、计程收费、电话约车、24小时服务”,往后更成为全国的士行业的标准。
广州的士初期的收费并不便宜,每公里要0.6元(人民币.下同),而当时一般人的月薪也不过是数十元。
幸好大家都对新鲜事物充满响往,全新的出行方式很快就被接受。
年轻人用的士作为婚车,在当时甚至是一件相当时髦的事。
改革开放|“打的”见证香港内地文化交流与融合
有趣的是,的士虽是从香港引入,但其实内地一般以“出租车”作称呼。而大家常听到的“打的”,却是用来表示乘搭的士。
商业合作的同时,意外促成了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融合。
的士如今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但改变出行方式,也是其中一个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