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5/12/2023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在1987年11月21日,香港商人徐峰在广州市邮电局无线分局,填写好一张流动电话入网申请表后,再付费购买俗称“大哥大”的手机。
自此,徐峰成为了内地第一位使用“大哥大”的人。
改革开放|最初从日本引入“大哥大” 1G通讯时代象征
曾经有一款手机,重量可达半公斤以上,厚实笨重,就像一块大砖头。虽然分量十足,但它满电时也只能维持30分钟的通话时间,而且品质相当不清晰及稳定。更要命的是,这一款手机的价格高达2万元(人民币.下同),而且由于太抢手,当时在内地的人,即使花上6万元也不一定能买到。它就是模拟通讯时代(1G)的手机—“大哥大”。
1987年,广东邮电局从日本引进了100部“大哥大”,开始投向市场。
徐峰早在1986年时,就只身从香港来到广州,从事海鲜餐厅生意。由于货源基本都在300公里以外的湛江,加上每天的销售价格都是“海鲜价”,在即时通讯极为匮乏的时代,通讯不便经常令徐峰蒙受经济损失。
徐峰接获亲戚的消息,得知在内地可以购买手机后,就带着支票匆匆赶往邮电局。徐峰挑选了号码“901088”后,最后在网络准入申请表上签名。
徐峰的手机月费计划,即使放诸现代也是极其昂贵。单是“大哥大”本身的价格就要2万元,另还有6,000元的一次性网络准入收费,以及150元的月费及每分钟1元通话费。
徐峰曾经在受访时坦言,当时才刚创业,到底要如何花这笔2万元的“巨款”,令他一度陷入艰难的抉择。在徐峰面前,2万元除了“大哥大”之外,还可以买到一辆农用车。
徐峰权衡轻重,最终都决定优先考虑“大哥大”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徐峰需要一部能够提供即时通讯的手机,以便在生意上的沟通。事实上,像徐峰这般的商人,都是快捷通讯工具的目标客群,创造出庞大的市场需求。
改革开放|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 从“内地第一人”到世界第一
徐峰来自香港,财政压力已经比内地人要轻松得多。据当年邮电局的一名营业处负责人忆述,虽然“大哥大”索价2万元以上,但每天开门后人流仍像潮水般涌进来,而当时内地工资水平一个月只有寥寥的30至40元左右。结果,许多的2万元都是由10元组成,令工作人员徒增大量繁琐的点算流程,每天上班都要“数钱数到抽筋”。
如今的“大哥大”已经变成怀旧收藏品,流动通讯也从1G变成了5G。
40多年过去,改革开放令中国拥有由手机、互联网交织而成的庞大通讯网络,从迎来1G时代的“内地第一人”到创造5G时代“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