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3/05/2023
古装电视剧常见“钱庄”,是古代一种私人银行。事实上,改革开放以后,浙江温州钱库镇也诞生了新中国第一间私人钱庄“方兴钱庄”,主要从事存款、借贷的业务。
方兴钱庄的出现,可说是推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契机之一。
改革开放|政府开明宽容 方兴钱庄顺利开业
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的思想意识依然非常浓厚,政府对于金融体制的管控非常严格。
钱库镇在当时已是著名的小商品批发地之一,副食品、烟酒、针织品等供应温州周边多个县市。
小商品批发的兴起,产生巨大资金需求,但银行利率低,存户不多,意欲做生意的人难以从银行获得小额贷款,而农民手上却有大量閒散资金。另一方面,民间的高利贷就利息极高,一般人根本负担不起。
1984年9月,浙江温州钱库镇某医院职工方培林决定停薪留职,着手开办新中国第一间私人钱庄“方兴钱庄”。
方培林得知,该年发布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到“鼓励农民投资入股,从事开发性的事业”。他认为,既然入股是合法,所以民间借贷中的利息也就合法,不再是不劳而获。
方培林最初希望成立股份制金融服务社,不过当向镇政府提交申请后,获回复称股份制欠妥,一旦股东意见不一致会衍生麻烦,“要办就一个人办,不要叫什么金融服务社,乾脆就叫钱庄。”
在当时政府开明、宽容的态度下,方兴钱庄顺利开业。
改革开放|方兴钱庄从地上到地下 5年利润逾100万元
方兴钱庄的第一单生意,是一名女士的5,000元人民币存款,但最令方培林意想不到的是,第一单生意尚未完成,县上多间银行的负责人亦都赶到,他们强烈抗议方兴钱庄。
迫于无奈,方培林只能将只经营一天的方兴钱庄转入“地下”,“所谓地上,就是正大光明能将招牌挂在外面,把招牌收起来,放在室内了就变地下了。”
儘管转入“地下”,方兴钱庄仍顽强生存近5年,向存户及贷户提供比起银行、信用社,甚至民间高利贷更好的服务,例如更吸引的存款利率及贷款利率。
到了1986年,当温州被列为全国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后,方培林为方兴钱庄再次提交申请。一个月后,政府作出批示,指根据试验方案允许现有的私人钱庄继续试办。
不过,私人钱庄和个人不能兴办银行的国家既有规定有所冲突,直至1989年主动停业前,方培林都没有获得人民银行的金融执照,只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方兴钱庄的启动资本为5万元,由于需求旺盛,开业不足一年资金周转总额已近500万元,月利差约6,000元。方兴钱庄生意最兴旺时,存贷规模超过1,000万元,拥有数百名客户。
方兴钱庄从开业到停业,5年间共产生多达100多万元的利润。
改革开放|方兴钱庄冲击旧模式 促使金融体制改革
最重要是,方兴钱庄对传统农村信用社体系和农村商业银行体系的低效率、高门槛、手续繁琐、服务能力低下等问题,带来严重冲击。
由于方兴钱庄广受欢迎,人民银行温州分行认为如果予以强制手段取缔,肯定会使大批市民产生损失,进而引起社会混乱。
人民银行最终决定参考方兴钱庄,让银行和信用社也实行浮动利率,同时改变旧有的服务模式。
自此,温州钱库镇就成为官方批准的全国第一个率先进行利率改革试点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