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证书编号“10001” 新中国第一位博士诞生

编辑︰王子杰

  经历连番波折后,中国在1977年恢复高考。5年后,新中国终于培养出第一批博士,共有18人。

  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学研究马中骐不但是其中一人,更是第一人。马中骐的博士学位证书编号为“10001”,由时任中科院数理学部主任钱三强院士亲自签发。

博士
新中国成立后,符合现代意义的博士在改革开放后始诞生,是中国科研史、教育史的里程碑。(网上图片)

  第一批博士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马中骐是18人当中第一个通过博士论文答辩,顺理成章亦被指定在学位授予典礼上作为代表发言。

  虽然站在“C位”,但马中骐非常谦虚,多次强调自己并不特别:“其实,成为第一个博士,是历史的偶然,总会有第一个,不是你就是别人,这并不说明我比别人强,我只不过是这批人中间的一个而已。”

改革开放|教育制度艰难复常 马中骐“超龄”险失考研资格

马中骐
马中骐是理论物理学家,也是新中国第一位符合现代意义的博士。(网上图片)

  回想起这一条“博士之路”,马中骐实在走得不平坦。

  恢复高考后翌年,国家亦恢复招收研究生,但设下年龄限制为35岁。

  当时38岁的马中骐,虽然修毕过一次研究生,但想要再上一层楼,却已经“超龄”3年。

  幸好经过研究后,上级认为在1964年及1965入学的研究生水平高,但没有得到正式培养,应该要给予机会重新考研。

  研究生考试临考前,年龄限制被改为40岁,而且上述年份的研究生不受限制。

  最终马中骐报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并以绝对优势的成绩被录取。

改革开放|马中骐临危受命 博士论文获权威专家认同

马中骐
马中骐在其博士论文答辩现场从容面对质疑,只花了一小时就完成报告。(网上图片)

  及后新中国的学位制度在1981年正式确定后,教育部决定率先在中科院、中科大、复旦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设立博士试点,希望先让一批人试点直接培养成为博士。

  成绩优异的马中骐成为中国科学院的试点博士之一。

  “当年8月,我得到通知要求在4个月内提交一篇高水平博士论文,这确实是一个挑战。”马中骐希望自己的博士论文能够开辟新方向、研究新问题,于是就将当时最热门的“磁单极理论”作为主攻方向。

  马中骐从著名数学家谷超豪在复旦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论文中得到启发,尝试用其开创的新方法来研究磁单极理论问题。

  到了1982年初,马中骐完成博士论文,并获得校方举行答辩会。

  值得一提是,答辩委员会的阵容相当豪华,主席是“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答辩委员还有胡宁、朱洪元、戴元本、谷超豪、侯伯宇、李华钟等一众国内知名学者、科学家,是当时粒子物理领域最权威的阵容。

  面对来势汹汹,马中骐就像平时上课一样从容面对,花了不到一小时就完成报告。

  经过闭门讨论,马中骐当场就通过博士论文。

改革开放|马中骐成新中国第一批博士 国家隆重举行授予大会

新中国第一批博士
1983年5月2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中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大会。(网上图片)

  往后一年多时间,包括马中骐在内的第一批共18人,陆续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国家遂决定在1983年5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中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大会。

  除了马中骐外,第一批博士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兼博士生导师苏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院长兼博士生导师李尚志、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兼中科院院士洪家兴、前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兼博士生导师王建磐等。

  第一批博士的诞生,在新中国的教育史、科技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马中骐
马中骐的博士学位证书,编号为“10001”,显示他正是新中国第一位博士。(网上图片)

  延伸阅读:改革开放|“国产车”经典桑塔纳 见证中国汽车业跨越式发展

  延伸阅读:改革开放|“商业第一股”天桥百货 国企股份制改革揭开序幕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非凡75年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国策通识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但不同区域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因此,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国策通识|什么是“区域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

拉萨是西藏首府,也是第一大城市

改革开放|为何有“北京路”“山东路”?援藏工程推进西藏发展

十四五规划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国怎样应对老龄化?

一带一路

2:05
一带一路-健康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科普篇|让中国医疗“走出去” 健康丝绸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编辑推荐
2:11

180万件|文物最多的中国博物馆

812个博物馆|中国博物馆最多的城市

1:49

85%|北京故宫由“禁地”到网红博物馆的开放之路

2:36
代中国-故宫博物院由博物馆变身当代中国跨界潮流文创中心

故宫博物院 由博物馆变身当代中国跨界潮流文创中心

成都大熊猫博物馆开幕 主打高科技互动保育体验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59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上)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交通75年 从“基本靠走”到复兴号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如何成为“基建狂魔”?

2:11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经济取得巨大发展。

非凡75年·政经篇|书写奇迹 持续超越 中国经济走过怎样历程?

3:09

非凡75年·政经篇|中国的脱贫奇迹

北京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单纯认为天下平等和谐 只是浪漫情怀

时间与爱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真爱永不褪色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历史学者普遍强调“中国”与“四方”之别

1971年1月15日
北京地铁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试运营

“女人心海底针”下一句是什么?

  “女人心、海底针”这句俗语,从字面看,一根针掉进大海,当然很难找到,比喻女性心思难以捉摸。

   女性的心思细密、感情细腻,喜好和情绪,有时候就像3、4月的天气,骤晴骤雨,难以捉摸。虽然这句话出处已难以考究,但相信很大机会来自男性。

   这句话还有下半句,如今已很少人知道,下半句是:“就算捞到还扎人”,意思是即使能在海底捞到针,但这针仍是会扎人的。

   两句话连在一起,是形容女性根本不讲道...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