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1-31
本文基于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2023年5月23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欧洲大学学院(EUI)跨国治理学院发表的演讲翻译记录。该次演讲的主题为“欧洲未来中的中国与中国未来中的欧洲”,内容聚焦中国与欧美关系。杨荣文的演讲涉及多个主题,包括欧洲日益高涨的反华情绪、中国建造围墙以保护其文化的倾向,以及美国的主导地位逐渐削弱,预示潜在的全球权力转移,以及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中国垄断造纸术逾700年 拥深厚历史文化记录
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孕育了一个比人类历史上任何其他国家都更庞大的民族,没有其他民族或种族的成员规模能与中国人相提并论。
欧洲是多元化的,欧洲之所以有趣正是因为它的多样性。我以前在西班牙,现在在这里,亚力克斯来自芬兰,我有挪威朋友、希腊朋友、克罗地亚朋友..... 欧洲是一个部落民族的集合。希腊、罗马和犹太基督教为欧洲提供了共同的文明基础,欧洲人对自己独特的身份认同充满热情;但对中国来说没有这种多样性,因为他们有纸。
他们垄断了造纸术长达700多年,纸当作一种储存方式,作为处理资讯的一种手段,纸的产量比巴黎的羊皮纸高出很多。如果将汉朝的纪录与罗马的纪录进行比较,没有可比性。这成为中国的传统,每一个朝代都将书写前朝的历史。今天的中国有23个正式朝代,最后被撰写的是明朝,建于1368年到1644年。

哈雷彗星最先被中国记录 气候洪水都有记载
清朝历史,1644年至1911年,目前正在撰写。这项工作始于2003年,由李岚清副总理开始。我认识他时,他还是贸易部长。我记得他对学者们说,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匆忙下结论。当时他们考虑撰写99卷,其中5卷是中国开展活动的外国使团,如耶稣会、巴黎外方传教会等,后来变成了250卷,我认为目前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
有关清朝的资料,比之前所有朝代的总和还要多,内部纪录、省级纪录和外国纪录,因此使用纸张促进资讯密集型社会的发展。他们是第一个记录制哈雷彗星的人,他们记录了2,000多年前的洪水纪录。如果你去成都,李约瑟介绍过那里的都江堰,同一灌溉系统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继续运营,继续保持成都供水充足,没有洪水。还有气候纪录、粮食纪录......
谁是当时的程式编写员?他们是学者。因为他们花了很多年才理解这种语言,用毛笔书写。你可以使用毛笔在宣纸上写得更多、更快,比本笃会修道院僧侣们写得更快。
延伸阅读:中国文化通识|古文献“四大发现”是?

中国人愿意分享 造纸术传入他方
我几天前刚去一个修道院,并听取了关于本笃会如何为教会和欧洲保存了几个世纪的纪录。在瑞士圣加仑,一些受战争蹂躏较少的地方,存有该历史时期最完整的纪录。
在8世纪,中国军队在中亚被阿拔斯王朝击败,中国战俘中有几个人知道如何造纸,于是造纸厂应运而生。在撒马尔罕、布卡拉和大马士革都有。伊斯兰文明经历的变革展现在文字和思考中,因为那时他们有了知识,因此我们有了医学家、希腊历史学者。
到了西元1000年,开罗有造纸厂。1002年,伊斯兰地区造纸厂扩张。穆斯林希望像中国人那样垄断,但却泄漏了,传到了北欧、北意大利,就这样纸来到这里,时间是13至14世纪,这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纸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极其重要,因为中国人民愿意分享资讯,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中国今天再次成为世界上资讯最密集的社会。 (九之三)
(转载自STG Campus@YouTube,标题及内容经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