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文:中国历史瘟疫多 封锁是唯一有效控制方法

编辑︰华思齐

  本文基于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2023年5月23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欧洲大学学院(EUI)跨国治理学院发表的演讲翻译记录。该次演讲的主题为“欧洲未来中的中国与中国未来中的欧洲”,内容聚焦中国与欧美关系。杨荣文的演讲涉及多个主题,包括欧洲日益高涨的反华情绪、中国建造围墙以保护其文化的倾向,以及美国的主导地位逐渐削弱,预示潜在的全球权力转移,以及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中国对历史上的流行病有详尽记录

  他们(编按:中国人)总是了解大流行病。在有记载的历史中,从战国时期开始就已经发生过350多次流行病 。对于每一次大流行病或传染病,他们都有详细的纪录:症状、进展、有帮助的疗法等等 ;而唯一行之有效控制大流行病的方法就是封锁。从数学上来说,可以将系数降到1以下 。

  过去的帝都,洛阳和长安,现在叫西安,他们被分成一个个小空间,在紧急情况下,不管是叛乱、暗杀的威胁,或要追捕逃犯,他们会封锁小空间,然后一个一个地检查。

  延伸阅读从三国景点太子庙 看抗疫古今

2022年上海新冠疫情
上海在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一度成为重灾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曾被改建成上海最大方舱医院,提供4万张床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后宫隔离政策疫症发挥作用 保障皇帝不会绝后

  还有宫殿本身,在后宫,因为皇帝会有很多妻妾,以及与不同妻妾所生的许多儿子,在大流行病中很重要,这样就不会失去所有儿子。如果他们失去了所有的儿子 ,那么王朝也就结束了,所以他们在后宫有封锁程序。每一个朝代将得经历5到10次流行病,对他们来说不是新鲜事。

  因此,当新冠疫情袭来,他们知道什么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中国人可能会抱怨,他们可能会像上海人一样嚎啕大哭,但最终他们还是服从了,因为政治文化已经社会化了,变成社会本能。 但外国人和欧洲人一样在那里却无法忍受。他们走了,他们无法忍受。因为中国文化有自己的特质,并且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从未间断过。

  延伸阅读新冠肺炎|上海新增1.7万人染疫 15省份调派3.8万医护人员驰援

杨荣文:中国最高规范不是法律 是“礼”

  当欧洲在罗马共和统治下统一时,而不是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统一时,中国统一了。但中国的统一是基于历史、文化、政治和哲学的继承,这要追溯到2000年前;而罗马建立之初,欧洲不存在这样共同的哲学基础,所以你们有罗马法。

  中国第一个以法治国的王朝,他们着重律法,这让中国人受不了。因此在秦始皇通过意志和力量建立起王朝,他的儿子无法继续。下一个王朝汉朝决定了,你不能用法律主义来统一这样一个大国,你需要道德行为准则,中国人称之为“礼”。

日本长崎孔子庙
杨荣文指相比法律,道德行为准则、即中国人所称的“礼”,才是中国传统价值中最高规范。图为日本长崎的孔子庙,庙宇始建于1893年。(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虽然我记得曾读过李约瑟的书,在中国历史上立法文本的数量比欧洲历史多得多,但在中国传统中,最高的规范不是法律,不像那些所写的一样,最高的规范是,如果法律导致荒谬的结果,然后礼仪便接管了一切,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永不改变。

  即使新加坡,也有四分之三的人口是华人,我们继承了英国的制度,人们总是觉得如果你想帮忙,你就能帮上忙,如果法律判决有悖常理或不太恰当,你应该灵活变通。(九之二)

(转载自STG Campus@YouTube,标题及内容经编辑整理)

  延伸阅读杨荣文:中国抗疫保持经济运转 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九之一)

中美关系

杨荣文:中国不想取代美国霸主地位 历史证明干预他人只会适得其反

中国消费

罗思义:中国有必要降低经济增速 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看齐吗?

利玛窦在中国传教

杨荣文:为何利玛窦成功在中国传教?要说服中国 必先认识中国

中国领导人讲话讯息藏在细微差别中

杨荣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领导人讲话讯息藏在细微差别中

中国造纸术与文化传承

杨荣文:造纸术延续中国历史文化 孕育无与伦比庞大民族

杨荣文:中国抗疫保持经济运转 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沉默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预测中国经济增长 不能忽视这种诡异的“沉默”

中国万里长城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从围墙文化 解读中国为何不会完全开放资本市场

5.16中俄联合声明
温铁军

温铁军拆解中俄农业合作的喜与忧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成都北上三星堆遗址 打边炉遇马岱墓碑!

狒狒照镜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狒狒照镜的启示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国际秩序总依靠力量和利益

中国与美国
编辑之选

高志凯:不管谁当总统 中美关系都会经历惊涛骇浪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医疗革命和技术进步人工智慧
张维为

张维为看中国“不可能产生科学革命”论调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週,机器人表演
金灿荣

金灿荣看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共同富裕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当代中国-吴家玮-吴家玮穷小子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吴家玮

吴家玮穷小子 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当代中国-李光耀-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李光耀

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当代中国-单霁翔-今年故宫600岁
单霁翔

修缮保育 北京故宫迎来600岁生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