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1-20
要在2035实现GDP总量较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中国GDP年均增速就必须达到4.7%。在新冠疫情期间,纯粹的短期数据被夸大,在进行比较时不够客观可靠。因此,在评估基本战略目标的绩效时,最好将疫情爆发以来的整个时期作为一个整体。为避免统计学上的“摘樱桃”现象,下文既给出了短期数据,也给出了长期数据。
2019至2024年第三季 中国GDP增速是美国的两倍多
首先,对自疫情爆发以来整个时期的长期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最新数据,2019年第三季度至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长25.7%,美国GDP增长12.3%。也就是说,中国GDP增速是美国的两倍多。
如下图所示,要在2035年实现GDP总量较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中国GDP年均增速就必须达到4.7%。那么根据这一数字,从2020年到2023年底,中国GDP需要增长14.8%,而实际数字为17.5%,即2020至2023年中国GDP实际增速高于其增速目标。到2024年底,要实现4.7%的GDP年均增速,中国GDP需要增长20.2%。如果2024年中国GDP增长5.0%,那么自2020年以来的总增长率将为23.4%;如果2024年中国GDP仅增长4.6%,如三季度增速一样,那么中国2020至2024年期间的总增长率将为22.9%。
也即是说,无论出现哪种情况,自2020年以来,中国的GDP增速都超过了实现2020至2035年GDP翻一番目标所需的4.7%的年均增速。

2024年中国经济表现 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
显然,对中国2024年经济表现做个总结,就可以得出如下3个重要结论:
1.正如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2024年初存在“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当年终数据公布时,去年第四季度采取的措施是否足以完全克服这一问题将变得明朗。
2.无论第四季度采取的措施是否充分,中国2024年的增速将继续高于实现2020至2035年GDP翻一番目标所需的增速。
3.为便于计算,上面给出了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变量——4.6%的“悲观”变量和5%的“乐观”变量。但这两个数字,都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今年前三季度数据对美国(2.8%)、欧盟(1.1%)、日本(0.3%)的预测。
延伸阅读:高志凯: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 是福是祸?

罗思义:是真正经济讨论?还是纯粹政治宣传?
总之,尽管2024年初出现了“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但中国的经济增速仍远高于实现2020至2035年中国GDP翻一番目标所需的增速,也远远快于其他主要经济中心。这样的事实表明,中国国内关于经济政策的讨论是奔着解决实际问题的真正的经济讨论,而国外关于中国经济的讨论则纯粹是为了宣传。
这显然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经济战略没有讨论的余地——正如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示。笔者认为,2024年底采取的一些刺激措施如果是在2024年早些时候采取会更好,详情见笔者2024年1月所写的文章《为什么说降息对提振中国当前经济形势至关重要》。此外,笔者在过去一年发表的诸多文章(例如笔者2024年2月所写的文章《中国股市趋势表明,经济的主要弱点不在于消费,而在于利润》)和访谈中都指出,关注并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问题至关重要。笔者仍然认为,需要对这一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因为相关数据印证了笔者的分析。

但是,这是笔者根据自己曾负责伦敦这座大城市经济政策制定的8年经验而谈;当然,伦敦的经济政策,远没有中国这么庞大的国民经济复杂,而且笔者深知精确把握经济措施推出的时机非常难,因此关注战略和基本参数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参数必须正确,经济才能取得成功,所以也是这里关注的重点。
这种关于经济政策具体特征的真正的经济讨论与西方媒体上出现的纯粹的政治宣传完全不同。正如上文所述,西方的这种宣传与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完全矛盾。
那么问题来了,在2024年报道“中国见顶论”的西方记者,到底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还是纯粹为了宣传而沦为“标题党”?不管如何,他们都应该为自己感到羞愧。但沦为编造自己祖国谎言的西方记者传声筒的部分中国媒体更应该感到羞愧! (二之二)
(转载自观察者网,作者为前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标题及内容经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