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8/04/2021
中银大厦和汇丰银行总部的建筑风水局,刀刃与大炮,是太平山下津津乐道的都市说传。35年前(1986年)同样是4月,中银尚未建成,汇丰成为香港历史、以至世界史上最昂贵建筑,造价高达52亿港元。汇丰银行新总部甫启用,已传出不少秘闻。据说整座汇丰大楼能轻易拆走,在别处重建,应对回归后不明朗局势,更有指大厦底部有秘道出海,以便运走金库宝物,到底孰真孰假?
位于皇后大道中1号的汇丰银行大楼,是汇丰银行落户香港,见证百多年来的第4代总部大楼。80年代因应经济发展蓬勃,汇丰银行拆卸使用半世纪的旧总部,在原址重建大楼,由英国建筑师、后来获颁“建筑界诺贝尔”普利兹克奖的诺曼‧霍士打(Norman Foster)设计。
有别于一般建筑以石料兴建,楼高44层的汇丰银行,主要以钢和铝建成,大楼采用悬挂式钢结构,从外看像一个个“衣架”;当年为加快施工,不少组件在国外预制:钢根在英国造、玻璃外壳来自美国、厕所组件由日本生产……上述设计,让大楼无论装或拆都灵活快捷。
至于大家听过的秘闻,汇丰银行大楼地库确实有连接出海的隧道,汇丰银行曾经澄清,外间所谓的“秘道”,作用是安放水管,引入海水冲厕,以及供空气调节系统使用。
汇丰银行 香港历史地位举足轻重
殖民年代,汇丰银行在香港历史地位举足轻重,与四大英资洋行,即怡和、和黄、太古、会德丰,掌控香港经济命脉和政治面貌。1970年代中之前,港股总市值的一半,皆被四大洋行旗下上市公司占据;汇丰银行更扮演香港“中央银行”角色,既是发钞机构,也是银行间的结算中心,可自由运用银行体制的盈余向同业贷款,对货币供应深具影响。
70年代末,香港前途未定,随着和黄、会德丰被华资收购,怡和迁册,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香港落实回归,英资逐渐淡出香港舞台,汇丰银行亦在1990年宣布重组,变相迁册英国伦敦。同年,比汇丰更高更亮眼的中银大厦落成启用,维港变天,其于香港历史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延伸阅读:贝聿铭设计中银大厦 暗与汇丰较劲
延伸阅读:1984年最大英资财团怡和迁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