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毅可靠的香港文化 “红白蓝”精神

编辑︰豆子

  红白蓝,是八、九十年代港人回乡探亲时用来盛载货物的实用胶袋,也是建筑棚架、小贩摊档遮风挡雨的坚韧帆布,它与见证着香港文化变迁的草根基层息息相关,代表努力不懈的香港文化精神。

当代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文化-红白蓝1
红白蓝见证香港人多年来的奋斗史。(图片来源:tahusa@Instagram)

回乡运输必备红白蓝香港文化

  红白蓝作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在香港随处可见,其用途亦非常广泛,有时作为帆布为摊贩遮风挡雨,有时则作为防尘布,遮盖着地盘搭棚的尘土。70、8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内地改革开放,两地居民往来更频繁,而价廉物美、实用性高的红白蓝尼龙袋,就成为了港人回乡探亲必备的运输工具,用以盛载衣服、鞋子、干粮等物资回乡,帮助内地亲友解决日用品短缺的问题,而这个举动亦成为了一种特别的香港文化。

  延伸阅读香港历史建筑雷生春 战前30年代中西合璧旧骑楼 

文化红白蓝的起源

  关于红白蓝袋的起源,有说法指红白蓝是由香港人率先在港制造而成。不过,红白蓝布料的发源地,原来是港人最爱的游热点之一——日本。

  1940年,日本人以蓝色的聚乙烯塑胶PE和聚丙烯塑胶PP制成尼龙,尼龙轻便、坚韧且廉价,很快便传到台湾,后来再传到香港,成为香港文化。随着人们为尼龙布添加各种不同颜色,香港的尼龙布亦逐渐形成了今日的红白蓝三色组合,代表香港文化。

  延伸阅读荷李活道看尽香港古今中西文化 中上环苏豪区、文武庙、古董街

当代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文化-红白蓝-2
华艺帆布的老板李华是经白蓝胶袋的原创者,被誉为“红白蓝之父”。(图片来源:Getty)

  红白蓝在香港落地生根,与香港人一样具备应变能力和适应力,其物料轻便、坚韧的特性,和香港人勤力、坚毅、灵活变通的特质一模一样。

  红白蓝象征香港文化以及香港人的拚搏精神,虽然红白蓝胶袋近年逐渐式微,但仍有不少艺术家及摄影师希望透过创作不同的作品,留住红白蓝诉说的香港文化故事,歌神许冠杰就曾于演唱会穿上用红白蓝布料制作而成的登台服;香港艺术家又一山人就专门以红白蓝尼龙帆布创作,其作品曾于世界三大艺术展之一的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展出,让红白蓝这种“草根”物料有机会登上大雅之堂。

  延伸阅读香港漫画黄金20年 “陈浩南”“老夫子”深入时装、语言文化

相关标签
1:51

尖东圣诞灯饰 香港人的中西文化交融回忆

1:51

中环张灯结綵 创圣诞灯饰先河

当舖与霓虹灯招牌 照亮香港文化历史

旗袍不老土!80后香港设计师创旗袍时装品牌 传承中国文化服饰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建筑女王”扎哈‧哈迪德香港情缘 设计山顶俱乐部 夺生涯首个国际奖

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

香港海防博物馆原是鲤鱼门炮台 改名“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是回归初心?

1960年代太古针对不同受众在报章刊登了各式各样的广告,构图精美,讯息简洁,吸引眼球。

香港街道故事|太古糖厂街 铜锣湾糖街 两大洋行之争?北角差点有糖厂?

(左)1920年代利园创办人买下渣甸山,开发成「利园山」。 (右)恩平道以广东四邑命名。

香港街道故事|铜锣湾利园山为何消失?这几条街为何以广东四邑命名?

垃圾征费|4‧22齐“走塑” 禁胶餐具外卖点算?网购棉花棒会否犯法?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