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旅遊是人民生活水準提高的重要指標,也是發展經濟的重要手段。為引導和促進旅遊業高品質發展,鐵路部門抓住有利契機,緊貼市場需求,通過打造「鐵路+旅遊」模式,全力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的需求,為啟動旅遊市場注入了強勁動能。 

高鐵旅遊|車程快 線路多 構建休閒旅遊新模式

  「動力源」愈來愈足。

  創新需求,「跨國高鐵」開啟出行新體驗,讓旅客盡情欣賞沿途風景,構建假期消閒新模式。

  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的開行,將中國的昆明、西雙版納以及老撾的瑯勃拉邦、萬象等旅遊城市串聯起來,沿線豐富的旅遊資源,不僅出現在國內遊客的「旅遊目的地」清單上,同時也吸引着外國遊客縱覽我國秀美風光和多彩文化。

中國高鐵已經建成八縱八橫鐵路網,覆蓋大部分的大中城市;不少中小型城市之間,更有城軌鐵路連接,為大眾出行帶來方便。(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從萬象到昆明,旅客不僅可以體驗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感受昆明的歷史文化、品嘗雲南特色美食,而且可以繼續換乘列車前往國內多個主要城市。

  據了解,中老鐵路自4月13日開行國際旅客列車以來,截至5月13日開行滿月,跨境旅客發送量超1.3萬人次。

  四通八達的高鐵網為旅客提供不同感受的出行體驗的同時,也為火爆的兩國旅遊產業再添「一把火」。 

  延伸閱讀:高鐵如何穿越零下40度的低溫而不影響服務?

高鐵旅遊|增加特色旅遊 推動文化產業升級

  「切入點」愈瞄愈准。

  鐵路部門緊貼市場,主打特色線路旅遊專列,打造旅客出遊難忘回憶,通過不斷強化旅遊產品設計行銷,與各地文旅部門、旅行社聯手打造主題旅遊產品,推動「鐵路+文旅」深度融合。

不少以往交通較為不便的地區,都因為高鐵建設而成為大眾出遊的選擇;部分地區更開展特色旅遊,讓更多遊客了解當地的歷史和文化。圖為紅色革命根據地貴州遵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上海,「南湖·1921」紅色旅遊列車通過把車廂打造成移動的歷史展覽館,量身定制黨史學習教育系列精品線路,通過紅色旅遊列車,串聯起周邊知名景點景區、革命遺址、歷史文化場館等特色旅遊資源,讓旅客體驗一站式紅色旅遊服務。

  在陝西,梨花節旅遊專列帶遊客走進蒲城,賞梨花、品美食、購特產,以花為媒為當地鄉村振興「增香添色」。

  在甘肅,「神奇寧夏周末休閒遊」「環西部火車遊」旅遊專列和知名景區無縫銜接,帶動甘肅乃至西部文旅市場持續升溫。 

  延伸閱讀:從香港出發的高鐵沿線城市 尋找熱門打卡美食

高鐵旅遊|出行成本降低 帶動當地民俗餐飲發展

  「向心力」愈來愈強。

  「高鐵遊」不僅催火了旅遊市場,還推動旅遊由「門票經濟」向「綜合經濟」轉變。我國地域廣闊,城市與城市、景區與景區之間路途遠、里程長,以往只能「走馬觀花」「旅長游短」。

高鐵上的體驗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讓人從進車廂開始就感受當地的文化;而且,對當地的住宿、餐飲,高鐵旅遊都能帶來正面的影響。(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今,「高鐵遊」使旅行時間縮短、出行成本大幅下降。從廣州南站出發,最快5小時22分抵達張家界西站。被譽為「湘西最美高鐵」的張吉懷高鐵,串起張家界、芙蓉鎮、鳳凰古城等眾多著名風景區。

  在上海,被稱為「中國最美高鐵」的滬昆高鐵串聯了昆明滇池、貴州黃果樹瀑布、安順花江大峽谷、平壩天台山、岳陽洞庭湖、江西鄱陽湖、杭州西湖等景區。

  高鐵飛馳,助力「網紅」景點變「常紅」,帶動了旅遊業、民俗、餐飲等行業深度融合,為各地旅遊經濟轉型發展帶來良好契機。 

  陽光和煦,清風醉人,相信在未來,隨着「鐵路+旅遊」的進一步融合,流動的中國必將活力迸發,在穿越山水中日新月異、生機勃勃。

  延伸閱讀:熊貓空鐵可以270度看熊貓?

(原文轉載自26/05/2023 中國青年網)

 

電商平台助力全民讀好書 有「閱」更有「樂」

中國鐵路|跨越山海 中歐班列為「一帶一路」增添動能

中國文化|「非遺+電商」讓傳統技藝多管道「出圈」

中國鐵路|溫情「小慢車」詮釋民生「大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