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奢侈品先要有它?僑匯券的獨特歷史

撰文︰潘少權

  40年前,即使剛推行改革開放,全國物資匱乏,差不多所有商品都憑票購買;但那時,卻有一地方可以購買到市場上沒有的東西,例如進口電視機、洗衣機,香煙等。那就是專為華僑或港澳同胞家眷專設的僑匯商店,又叫華僑商店或友誼商店,購買的人有一種特殊證:「僑匯券」。既稱特殊,背後自有其獨特處。

僑匯乃國家重要外匯資源

  廣東人早在秦漢年間,已放洋貿易,據歷史記載,廣東人開始移居海外約在唐末宋初。廣東省可說是主要僑區,1/4全省人口有歸僑、僑眷和港澳同胞家屬,位列全國最多。

昔日用來買舶來品的僑匯券,很多年輕人可能都未必見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即使在1933年,廣東僑匯2.5億,佔全國僑匯額8成以上,成為全省經濟一大支柱。僑匯其實是華僑家眷和港澳同胞在內地親屬生活的來源之一;當然亦是國家重要外匯資源。

  1949年新中國成立,西方國家實施經濟封鎖,國家獲取外匯渠道有限;若要發展工業,需要外匯購買外國某些原材料和零件,即使一些醫療用品和藥物,也需要外匯,故此華僑寄回親屬作生活費的外匯,成為非常貴重的資源。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挑扁擔送物資回鄉探親

華僑商店或友誼商店說得上是昔日的奢侈品店,只有持有特別票券的人能在此購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改革開放前已有 廣東率先推僑匯券 

  1957年12月,廣東在全國最先推行僑匯券,並在廣州市開了第一間華僑商店。僑眷收到國外或港澳親人寄來外匯後,依官方匯率兌換人民幣,再領取僑匯券,可在華僑商店購買進口商品。

  1962年全國統一僑匯物資供應,按規定,僑眷用僑匯兌換人民幣後,每100元可換購糧食80斤、豬肉3斤、糖油4、5斤、棉布20尺等。在當時物資條件差劣的情況下,這可是非常優裕了。

  文革前,有這些海外關係,像有了特權,人人羨慕;文革期間,有海外關係,卻不是好事,而且可能惹禍上身,人人敬而遠之。當時廣東省政府決定停止僑匯物資供應,僑匯券作廢,華僑商店關門。

文革期間,廣東省政府決定停止僑匯物資供應,僑匯商場關閉;改革開放後又陸續重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改革開放後 僑匯商店復營

  文革結束,改革開放,1978年各地逐漸恢復僑匯商品供應,並陸續恢復建立僑匯商店或專櫃,以吸納外匯。華僑商店和友誼商店成為當年最豪華的商店。

  在華僑商店和友誼商店商店可購買的商品,亦由進口電視機、電冰箱,進口香煙,發展成十分綜合性,五金家電、服裝鞋帽、針織百貨、文化用品、烈酒等。於是許多地方為賺取外匯大搞華僑商店和友誼商店,但又因價格太貴和經營不善等問題而舉步維艱。

改革開放後,國企大改革、民營企業興起,僑匯商店也逐步退出歷史舞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後來改革開放拓展至特區以外,國企又進行大改革,下崗工人無數,於是民營企業興起……具歷史特殊意義的僑匯商店和僑匯券敵不過改革大潮,最後走進歷史博物館。

  十年河東, 十年河西,僑匯商店和僑匯券的出現,反映了中國人應對困難時靈活變通的一面。

  延伸閱讀:羅湖舊照片 看回鄉過關歷史演變

鄧小平南巡講話1|只有堅持這條路線 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

改革開放|十對夫妻五對離婚 沒有愛情何必勉強

改革開放 桌球熱席捲全國

改革開放電視神劇 《渴望》 呼喚人性光輝

溫鐵軍:為甚麼以中國為主的土地文明 更能作為人類文明未來的先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