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錦詩憶夫妻同心投入敦煌石窟考古

編輯︰黃皓頤

  1962年,我在敦煌實習期間,出現了嚴重的水土不服,身體不適,上洞窟走不動路。我的導師宿白先生怕我出事,讓我提前結束實習回家。離開了敦煌莫高窟之後,那些精美的敦煌藝術依然長久地縈繞在我的心頭,但敦煌艱苦的生活卻使我望而卻步,沒有一點再到敦煌的想法。

樊錦詩畢業後被分配到敦煌 肩負守護文化遺產使命

樊錦詩(左三)在敦煌研究院工作近60年,全心全意投入守護莫高窟石窟的藝術遺產使命,孜孜不倦,令人欽佩。(圖片來源:敦煌研究院)

  我沒有想到,一年後,1963年的畢業分配,把我分配到了敦煌。

  分配的原因是:鐵道部哈密工程隊於1963年要進駐莫高窟,開展莫高窟南區危崖加固工程。為配合工程的開展,必須提前進行窟前遺址的考古挖掘清理。可是當時的敦煌文物研究所沒有專業的考古工作人員。常書鴻先生向北大提出要求,希望北大將曾到敦煌實習的四名學生分配到敦煌工作。

  其實早在1962年我在莫高窟實習的時候就已聽說,文化部徐平羽副部長帶專家來敦煌莫高窟考察保護狀況。考察結果,決定要對莫高窟南區面臨坍塌的危崖崖體實施加固。徐副部長回京後,文化部很快就給國務院打了報告。周恩來總理,在當時國家比較困難的情況下,為保護莫高窟,親自批示撥出鉅款100萬元人民幣(相當於現在的3億元人民幣以上)。

  延伸閱讀:樊錦詩憶堅守敦煌莫高窟的前輩們

丈夫棄教學工作到敦煌 樊錦詩夫妻相依相伴揭示石窟真相

彭金章為了支持妻子樊錦詩的事業,甘願放棄在武漢的工作,在1986年來到敦煌莫高窟,直至2017年逝世前,夫妻同心守護着珍貴的文化遺產。(網上圖片)

  在當時那個年代,「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志願」是我們這一代大學生的共同志向,我就服從分配到了敦煌文物研究所,開展窟前遺址發掘清理工作和其他石窟考古工作。至今我在敦煌已有58年。

  我的同學,也是我的丈夫彭金章,理解我,支持我,也了解敦煌,毅然放棄了武漢大學的教學工作,來到了敦煌,與我相依相伴,共同相守敦煌。彭金章到了敦煌,投入了敦煌事業的行列,改行搞起了石窟考古。他通過考古挖掘清理,揭示了莫高窟北區石窟的真相,直到生命的最後,他都在做敦煌石窟考古工作。

  延伸閱讀:《敦煌:生而傳奇》:劇情式紀錄片 揭秘敦煌傳奇

  雖然他已經離我而去,但我覺得他一直在我身邊陪伴着我,所以我晚上關門的時候,都是輕輕的,怕把他吵醒了。誠然,來敦煌的人不是只有我們兩個人,還有許多的年輕人。(八之四) 

  (轉載自中華學社《中華大講堂》系列,內容和標題經編輯整理,部分圖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樊錦詩憶「自投羅網」到敦煌莫高窟的中堅力量

樊錦詩憶承上啟下的莫高窟人

樊錦詩憶堅守敦煌莫高窟的前輩們

樊錦詩憶莫高窟第一任所長常書鴻 一生侍奉藝術寶庫不言悔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