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6-02
北上遊玩,有沒有發現大灣區內的一些博物館,不但外型充滿現代感,還有很多高科技元素?
新建的廣東博物館,不少出自建築大師手筆,以獨特的建築理念,讓歷史「活起來」,吸引年輕新一代,認識過去,展望未來。
廣州:廣東省博物館 嚴迅奇的「月光寶盒」
若要說以華麗外表見稱的高科技灣區現代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必定榜上有名。
位於廣州珠江新城的廣東省博物館,原為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成立於1959年,2004年重建,2010年落成至今。
新館由香港著名建築設計師嚴迅奇設計,外觀設計概念來自傳統漆盒,空間概念借鑒廣東傳統工藝品象牙球,整體創意為「綠色飄帶上盛滿珍寶的容器」。晚上亮燈後,外牆上的紅黑兩層金屬板透現亮光,形成「月光寶盒」的意象, 是珠江新城上的一道亮麗風景,與有小蠻腰之稱的廣州塔互相輝映。建築之美令廣東省博物館贏得2012年亞洲建築師協會建築榮譽奬。
嚴迅奇以文化建築見長,代表作包括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M+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以及雲南博物館新館等。他是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國際院士,曾多次擔任有「建築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的普立茲克建築獎評審委員 ,2014年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金獎,為香港建築界最高個人榮譽。
寶盒之內,集嶺南文物之大成,館藏總數達32萬件(套),是華南地區藏品數量最多、品類最豐富的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
在建築內部,廣東省博物館內的「廣東省自然資源展覽」最叫人驚歎!這裏復原了原始廣東地質地貌,有不少仿造溶洞,溶洞內陳列了各類玉石;恐龍展廳上有數個恐龍化石仿真模型,巨型恐龍骨化石更高達兩層樓之高,兇猛的感覺撲面而來。
此外,這裏還打造了一個「海底世界」,懸掛巨型海洋生物,以科技及燈光打造成一片蔚藍汪洋。這些都是必到的打卡位,也是廣東省博物館內顏值最高的景點之一。
廣東博物館內不時有各類新展,均以高科技打造沉浸式場景,每次去都有不同的體驗。
珠海:橫琴中醫藥創意博物館 奧斯卡特效大師的中醫美學
位於珠海的橫琴中醫藥科技創意博物館,是全球首個大型中醫藥主題沉浸式敘事體驗館。
中醫藥科技創意博物館,以中醫藥技術及中醫藥植物為主題,透過奇趣體驗方式演繹中醫藥文化,構建一個集文化淵源和創新想像的中醫藥文旅地標。
博物館由五獲奧斯卡金像獎的新西蘭影視特效大師、新西蘭維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聯合創始人理查德•泰勒爵士(Richard H. Thaler)領銜創意設計。建築外觀以澳門區花「蓮花」爲原型,三片舒展的弧形花瓣寓意「生長、健康、平衡」的中醫哲學;立面兩翼的金屬支架仿生葉脈肌理,呼應「道法自然」的東方智慧。外牆表面的開窗模擬植物細胞結構,陽光透過窗洞灑落光影,充滿大自然氣息。
博物館共有五層,以奇幻的電影元素沉浸式展示中醫藥文化。每個展區「移步換景」,例如有由中草藥打造成的潘多拉星球草木森林、以時間線和微縮場景展示中醫實物標本及未來太空艙等,中醫藥互動場景極多,視覺效果豐富,令人大開眼界。
必體驗的有五禽戲、中藥、針灸等互動裝置,還有品嚐草本咖啡,絕對顛覆你對博物館的固有概念。
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 奧地利大師的唯美綱結構
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坐落在充滿現代感的城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南區四樓及五樓兩層,是深圳博物館四大分館之一。
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2017年開放,是深圳文化藝術的新地標。展館分為當代藝術館和城市規劃館兩部分,以「兩館一體」管理運作,由奧地利國際著名建築事務所「藍天組」(Coop Himmelb(l)au)設計而成。
創辦人沃爾夫‧德‧普瑞克斯(Wolf D. Prix),是藍天組的靈魂人物,曾獲奧地利國家建築獎、歐洲建築獎(European Prize for Architecture)等榮譽,其作品以大膽的鋼結構與空間流動性著稱。
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的建築設計理念為一塊晶瑩剔透的城市巨石,由大量傾斜、扭曲以及旋轉曲面構成,科幻十足。建造過程中運用了大量高新科技,像是太陽能與建築一體化應用、機械人自動測量控制技術、3D打印技術等,從裏到外,都充滿未來感。
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是深圳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而設立的大型文化博物館,於2018年開放,以「大潮起珠江」為主題,透過歷史照片、實物展品、場景復原、多媒體互動等形式,系統呈現出自1978年以來深圳的成長和脫變。
展覽館內的亮點之一,是68米多媒體藝術屏幕,採用投影融合併接技術,講述改革開放40年來深圳的傳奇故事。
場內有不少1:1場景,還原當年深圳的名場面,包括深圳蛇口工業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標語牌及踏單車上班場景、工廠車間等等,也是香港80、90年代港人北上工作的集體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