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2/03/2021
暖暖春季,無錫的櫻花海,不但極具觀賞價值,亦反映了中國與日本的中日關係友好一面。江蘇有一說法:遊無錫必游太湖,游太湖必遊黿頭渚。黿頭渚(粵音:元頭主)是太湖一大絕景,素亦是中國觀賞櫻花海的勝地,櫻花賞期長,而且品種眾多達百餘種,無需特地到日本也能觀賞櫻花,然而大家能否想像,原來黿頭渚的櫻花海,與中日關係息息相關?

促進當代中日關係的櫻花島 是中國文化寶地
黿頭渚是無錫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如今是中國最大的櫻花之地。作為今日反映中日關係的櫻花海觀賞地,黿頭渚最早的文獻記載見於明朝文人王永積的中國文化詩句:「水石激濺,山根盡出,嵯岈蒼老,綿亘數十丈許,更有一巨石,直瞰湖中,如黿頭然,因呼為黿頭渚。」可見自古以來黿頭渚已有雄偉的山水以及狀闊的氣象。
黿頭渚有一長春橋,建於1936年,橋畔種有日本野生大山櫻「染井吉野」,每年3月至4月花期時,一片淡紅粉白相接,稱為櫻堤,雅稱長春花漪,是黿頭渚的著名櫻花景觀,被譽為中國版的「日本上野公園」,與中日關係掛勾。
延伸閱讀:池田大作讚周恩來 促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源自日本的櫻花苗 在中國種出緊密中日關係
黿頭渚內的「中日櫻花友誼林」,見證了33年來中國與日本的中日關係變化。1988年,400多位日本人與無錫市民在黿頭渚共同種植了1,500棵櫻花樹苗,並用花崗石立碑建亭以作紀念。自始之後,黿頭渚成為了中日關係友好交流的代表城市,每年均有不少日本民眾,到中國當地栽種櫻花樹。一眾中國省委常委和日本領事等官員,亦會藉着「無錫國際賞櫻週」進行一連串交流活動,以櫻花為媒、花節為友,攜手促進中日關係。
延伸閱讀:【春暖花海】世界僅存!嘉陽蒸汽小火車 從虧損古董變旅遊熱點 四川 中國旅遊

多年來,中國和日本雙方除了建設櫻花海之外,在經濟、教育、文化等多個領域的交流亦大大增加,例如1992年中國無錫發生洪水水災,日本方面捐出了500萬日元慰問金;日本方面亦協助引薦,讓日資企業在無鍚市開設分公司等。中國和日本之間的中日關係,隨着30餘年以來栽種的一片片櫻花海,得以深化,種出環環相扣的緊密中日關係,實屬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