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0-12-14
在中国文化中,冬至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也是仅次于农历新年的重要节日。到了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团聚“做冬”,有些地方还要祭祀拜祖,坊间甚至有“冬至大过年”的讲法。 冬至为何如此重要?
中国古代有“二十四节气”,冬至是第22个节气,通常是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2020年为12月21日)。对于北半球地区来讲,也是全年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日照时间将逐步变长。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阳气回升,天地之间阳气开始逐渐变强,下一年的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早在周秦时期,冬至就是岁首,也可以算作是古代的新年。直到汉代,人们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此时,冬至又称冬节,官员在这一天要举行祝贺仪式贺冬,并例行放假。宋朝以后,冬至又成为祭祀祖宗的日子。
时至今日,冬至已经不再是岁首,许多盛大的庆祝仪式也逐渐式微。但全家团聚、一起吃团圆饭的传统依然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