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6-06
尼克松总统踏上了直升飞机,飞往安德鲁斯空军基地。那里,空军1号正等待着完成自己的使命。1972年2月17日10点35分,空军1号腾空而起,尼克松总统正式开始了他的中国之行。
尼克松访华:首要搞清楚中美双方情绪
尼克松总统一上飞机就开始布置任务。他对基辛格博士和其他外交官员说,希望到达北京后,基辛格博士和翻译人员必须一直跟着他,他不希望与中方有非常秘密的单独会谈的情况发生。
尼克松说:“我觉得我们第一天必须要做的是,我们必须想办法搞清楚双方之间的情绪到底是什么样子。”
基辛格博士则根据尼克松总统的问题,讲了几个月前秘密访问中国时获得的一些经验,“与我们的晚宴不同,他们会举行一个全体会议。”
“所以晚宴是往后延迟吗?”尼克松问。
“他们可能没有太留意这个,不过他们总是把晚宴排在第二项,他们从不延迟。”基辛格回应。
“所以晚宴作为第二项开始,并且整点结束。”尼克松续说。
“但是,我认为根据我10月份的中国之行来看,全体会议会在两个小时内结束,因为你会先发言,接着他发言,接着关于如何继续会有一些大体的约定。”基辛格说。
延伸阅读:基辛格“诈肚痛”秘密访华 中美破冰展开

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 由衣着搭配到镜头呈现 考虑周全
空军1号从华盛顿出发,首先停靠夏威夷,20号到达关岛加油。这样做也是为了调整时差,不至于过度疲劳。
从关岛出发,空军1号就要真正走出美国了。
空军1号飞越了太平洋,到达上海。中方派出乔冠华等7名外交官员到机场迎接。
尼克松总统夫妇带着7位外交官,从头到尾参观了空军1号。这是中国官员第一次登上美国总统的专机。
最前面是总统套房,里面有床和卫生间,外面有一个大会客室......大名鼎鼎的空军1号并不是想像中那般奢侈,但是内部设施非常齐全。
稍作休整之后,空军1号于2月21日中午时分如期飞临北京上空。
也许怕失礼,在飞机上,尼克松总统特意询问身边的工作人员周恩来总理是否穿了大衣。工作人员来到舷窗边仔细确认了一下,反馈回来的消息是,周恩来总理确实穿了大衣。于是,尼克松总统也穿上了大衣。
为了突出这个场面,尼克松总统和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早就商量好了,当电视镜头拍摄总统第一次与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时候,不能有其他人在里面抢镜头。在抵达北京前,尼克松的随员们,包括基辛格在内,至少得到了10几次这样的“警告”,根本不可能再有人忘记了,但尼克松还是不放心,让霍尔德曼临时安排一名警卫堵住机舱口。
此时,周恩来总理已经到达北京机场,等待迎接尼克松总统的到来。中方工作人员也在做最后阶段的准备工作。
延伸阅读:尼克松访华 引用登月纪念碑文:“我们是为了所有人类的和平而来”
中美破冰 标志新时代到 周恩来:我们有25年没有交往了

1972年2月21日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空军1号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现场。中国与美国震惊世界的握手,等待了漫长的时间,经历了对抗与斗争,跨越了巨大的政治、文化差异,中国与美国两双世界巨手,终于跨越了25年的时间距离,横跨了辽阔太平洋的空间距离,紧紧地握在一起。
一个时代结束了,新的时代开始了。
双方紧握双手长达一分钟之久。尼克松总统激动地说:“总理先生,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你们伟大的国家。”
周恩来总理说:“总统先生,非常欢迎你到我们的国家访问,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我们有25年没有交往了。”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虽是历史性的一刻,却显得颇为低调,没有迎接国家元首的红地毡,也没有欢迎的群众,只有一面五星红旗和一面美国星条旗并排在机场上空飘扬。
或许这种有节制的欢迎仪式,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是正常的,但是对于美国总统尼克松来说多少有点失望。没有鲜花,没有鸣礼炮,也没有外交使团出席,因为当时中美之间还没有外交关系。
周恩来陪同检阅三军仪仗队 尼克松将与毛泽东会面
尼克松总统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这时基辛格博士告诉尼克松总统,按惯例国家元首访问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为120人到155人,而此次欢迎总统阁下,仪仗队员多达360人,这是少有的高规格。这时尼克松总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欢迎仪式后,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同乘一部红旗轿车,经过长安街、天安门,最终进入钓鱼台国宾馆。
住进了钓鱼台国宾馆,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之旅正式启动了。
此时他最想见的人,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那么尼克松总统和毛泽东主席见面说的第一句话又是什么呢?(三之三)
(转载自中国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导言、标题及内容经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