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前海外业务负责人达尼 谈中企出海的5个阶段

编辑︰华思齐

   在全球化浪潮下,近年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速度和规模都前所未见。根据商务部2025年1月公布的资料,2024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1,438.5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10.5%,反映企业出海趋势迅猛。事实上,中国经济近年步入调整关键期,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求突破,纷纷出海,期望在潜力庞大的新兴市场发掘新的业务增长点。

  华为是国内最早走出去的科技企业之一,拥有超过20年的海外营商经验。本文整理自华为前海外业务负责人达尼在《观察者网》的专栏。达尼著有《海外征程》系列商业小说,被誉为是“中企出海EMBA教材”,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切身感受和独到见解。

中国企业出海 由赚外汇到加入世贸

  中企出海大概可以分成以下5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约是从1979年到90年代初,这个阶段企业出海的核心目标就是赚外汇。因为中国当时的工业化水准很低,需要进口大量先进科技设备,提高生产力。

  所以当时邓小平提出的“出国办企业”,最早就是通过大型央企到国际上争取一些大专案,其目的就是为了积累更多外汇,以便进口外国设备。

  上世纪80年代,甚至在更早的70年代,中国就有很多在海外进行投标的工程项目了,所以这种EPC工程(工程总承包产业)出海,像中建、电建等企业其实都有相当丰富的国际投标经验,而且它们出去的时间非常早。而金融行业,如中国人保也与美国合资后,承揽了国际上的财险业务。

  第二阶段是90年代中期,我们国家提出了“走出去”的概念,并在21世纪初被纳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核心原因是当时的中国积极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别人要走进来的时候,我们也要对等地走出去,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的目标其实就不一样了。以前的中国可能主要是为了赚外汇,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其实某种程度上是要去世界上抢占市场。

  延伸阅读中国入世|谈判15年始成功 经济发展新里程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
2001年11月11日,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签字仪式上签署文件。华为前海外业务负责人达尼认为这个历史定格,标志中国企业出海由第一阶段的赚外汇,步入第二阶段──抢占国际市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企业出海第三阶段 始于美国次贷危机

  一方面,那时的中国有很多小型外贸产品,比如说纺织类产品,通过外贸的方式替别人做些低端的加工、代工等。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研发实力的公司,如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些出海巨头:中兴、华为、三一重工、振华重工、迈瑞,还有一些汽车类的像长城、奇瑞,以及矿业类的紫金矿业等等,几乎都是在世纪之交走出去的。

  第三个阶段就是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造成了西方很多企业突然之间实力大减,或者是许多过去一直给欧美企业做代工的中国企业,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自身发展很好的情况下,给我们下订单的欧美公司不行了,那我们现在是不是有机会反向去收购那些企业呢?

  在此之前的2004年,当时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还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但是从2008 、2009年之后,中国企业就开始大量收购欧美企业,比如柳工收购了波兰著名的HSW重型机械企业,华为也收购了一些企业,还有吉利收购了富豪的一部分等等,这些几乎全部都发生在那个阶段。

  延伸阅读2008年雷曼事件 美国次按危机引发金融海啸

联想位于美国矽谷的总部
2004年12月8日,在中国个人电脑市场占有近30%市场份额的联想集团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知名品牌IBM的全球个人电脑业务,从而组建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厂商。图为联想位于美国矽谷的总部。(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欧美巨头倒下 造就中国企业出海走上一线

  整体来说,那段时间中国海外并购的案例非常多,除了一些奢侈品如希腊的Folli Follie、义大利的Geox、法国的Club Med,不少是集中在科技和工业制造领域,像是佛山的一批“隐形冠军”企业,以及江苏一些工业园区里的企业都对欧美企业进行了许多反向收购。

  正是因为当欧美市场一些原来的巨头倒下了,这些中国企业才从背后走到了幕前,并开始真正展现他们的国际影响力,从全球二三线企业,变为了准一线企业。(七之一)

  编按:第四和第五个阶段分别始于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经历了新冠肺炎的“后疫情时代”,下期待续。

  (转载自观察者网,作者达尼为华为前海外业务负责人,导言、标题及内容经编辑整理)

  延伸阅读中国企业借机“出海” 欧国杯球场醒目汉字成另类焦点

相关标签

华为前海外业务负责人达尼:特朗普加关税削补贴 亦难使制造业回流

2025-07-04

华为前海外业务负责人达尼:中企出海要突破3道围墙

2025-06-11

华为前海外业务负责人达尼谈特朗普:中企没了美国 还有其他新兴市场

2025-06-25

华为前海外业务负责人达尼 看疫情后中企出海趋势变化

2025-05-28

尼克松访华|美方如何表述一个中国?台湾问题措辞成焦点

2025-05-24

为尼克松访华铺路 “传奇外交家”基辛格的秘密行动如何震撼世界?

2025-05-17

重温1971年中美破冰最前线 周恩来接待基辛格的特殊细节

2025-05-10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富而不知足 是亦为贪苦”

2025-09-06
编辑之选

改革开放 为长期禁锢的文化生活带来生机

2025-09-05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四川绵竹故城 三国忠魂的最后守望

2025-08-17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解构西方资本殖民 如何吞噬国家资本后撤离

2025-08-08
小红书中美对帐
张维为

张维为:中美民间大对帐 加速中国文化复兴

2025-04-23
中国经济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看中国经济问题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谈李光耀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谈李光耀:与人互动 先思考彼此权力关系

2025-04-18
5.16中俄联合声明
温铁军

温铁军拆解中俄农业合作的喜与忧

2025-03-06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国际秩序总依靠力量和利益

2025-01-12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2024-09-19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2024-08-01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週,机器人表演
金灿荣

金灿荣看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2024-07-03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2024-04-02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2023-06-13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2023-06-07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2023-06-01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2023-05-30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2023-05-27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2023-01-06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2022-09-17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2022-08-25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2022-08-16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2021-12-20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2021-12-16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2021-12-07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2021-11-12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2021-08-02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2021-06-17
当代中国-吴家玮-吴家玮穷小子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吴家玮

吴家玮穷小子 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2021-03-08
当代中国-李光耀-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李光耀

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2020-12-28
当代中国-单霁翔-今年故宫600岁
单霁翔

修缮保育 北京故宫迎来600岁生日

2020-12-09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