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埋启德机场下的古迹 从龙津石桥看九龙寨城历史

撰文︰华思齐

  启德体育园今个月(3月)正式开幕,同处启德发展区的百年古迹“龙津石桥”,其保育长廊亦有望在今年第二季竣工。

  龙津石桥曾经是全港最长和最坚固的石码头,亦是九龙寨城来往海面的重要通道。1940年代,石桥先后因九龙湾填海及启德机场扩建被淹埋,2008年因发展启德重见天日。龙津石桥不但盛载着九龙寨城的发展变迁,亦见证中英在香港开埠前后的政治角力,别具历史意义。

启德龙津石桥 与九龙寨城历史密不可分

  位于九龙湾海旁的龙津石桥始建于1873至1875年,至今已有150年历史。作为九龙寨城东门通往海面的必经之路,谈龙津石桥历史,得先从九龙寨城说起。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廷战败,中英在1842年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香港岛被割让予英国。为了加强防卫,清廷在1847年建成九龙寨城,将原驻守大鹏湾的军力调动于此,由大鹏协水帅副将驻守,与对岸英方的维多利亚城遥望对峙。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逼签定包括《北京条约》在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除了失去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其中一项被逼接受的重要内容,就是鸦片贸易合法化。

  当时大量未有报关的鸦片经香港走私内地,借以逃避纳税,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为了打击走私活动,1870年代清政府于九龙寨城设立“九龙城海关”,并在1873开始筑建龙津石桥。

  延伸阅读丁新豹看南京条约影响深远 香港为何变成中西汇流窗口?

1900年代的九龙寨城外和远方的龙津石桥
图片摄于1900年代的九龙寨城外,照片中的队列估计是附近村落的打醮活动。图右可见向海伸延的龙津石桥。(图片来源:《“龙津桥及其邻近区域”历史研究》/香港历史博物馆)
图为19世纪末置于九龙寨城墙的大炮。
1839年鸦片战争期间,九龙炮台的军事地位转趋重要,清政府将其升格为九龙寨,加强军力,对抗英国船舰侵扰。图为19世纪末置于九龙寨城墙的大炮。(图片来源:《“龙津桥及其邻近区域”历史研究》/香港历史博物馆)

“龙津”一名  意指城池通往海岸的通道

  根据香港历史研究学者钟宝贤及高添强向古物古迹办事处提交的《“龙津桥及其邻近区域”历史研究》,“龙津”意思是“聚龙通津”,即是由城池通往河流或海岸的通道。

  中国古代建城筑署,都会先请堪舆师视察风水,测定龙脉,以龙气最佳的方位来建城门,目的是“聚龙藏气”。而“聚龙通津”就是指城门和城门的津梁(即城门前的桥梁),简称“龙津”。

  龙津桥最初只是一条长200米、阔2.6米的花岗石桥,及至1892年进一步向海伸延,增建一段约80米长的木桥。龙津桥能接驳到“接官亭”(又名“龙津亭”),是迎接派驻九龙寨城衙门官员的地方。

  延伸阅读九龙城寨还是九龙寨城?

启德“接官亭”龙津亭
图为约1910年的“接官亭”龙津亭。据悉1901年清朝醇亲王载澧访港,龙津亭前就进行过大型官式欢迎仪式。(图片来源:《“龙津桥及其邻近区域”历史研究》/香港历史博物馆)

龙津石桥建成 促进九龙城商贸发展

  在政治上,龙津石桥成了九龙半岛割让后,中国官员由水路进入九龙城寨的必经通道。由于龙津石桥是当时全港最长和最坚固的石码头,能够让大型船只泊岸,九龙城税关亦以龙津石桥为基地,向有关船只征税。

  在社会经济层面,龙津石桥的落成进一步促进九龙城的商贸发展。早在龙津石桥建成前,九龙寨城外的九龙街已是繁闹商业区。过去,不少华南的船只为了避开较为风高浪急的香港岛南部,选择取道九龙湾及鲤鱼门等通往外海。这些船只一般会在九龙湾沿岸中途停泊,补给物资。龙津石桥落成后,附近的营商活动更为蓬勃。

  再者,九龙城寨一带赌档林立,每日乘船往返香港岛和九龙城的赌客不计其数,石桥落成后交通更见便利,连带附近的茶楼、烟馆及各类生活必须品店铺亦生意畅旺。

  延伸阅读《九龙城寨之围城》登香港最卖座华语片第二位 票房破亿在望?

启德龙津石桥
龙津石桥码头落成后,促进九龙城区内的商贸发展。当时龙津石桥出发的航线,目的地更远及广州和澳门等。(图片来源:香港记忆/香港大学图书馆)

英军强占九龙寨城 逐走中国官兵 演变“三不管”地带

  1898年,中英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界限街以北的九龙半岛及新界进一步落入英国殖民管治。在淸廷极力争取下,九龙寨城仍归清政府管辖,并可继续使用龙津石桥码头。

  不过后来,英国在进占新界期间遇到乡民武力抵抗。1899年5月,英方借辞事件与九龙寨城内的官员有关,以《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内有关九龙寨城的附带说明“不得与保卫香港之武备有所妨碍”作为依据,派兵占据九龙寨城,将清朝官兵逐走,关闭九龙海关,自此九龙寨城便无中国官军驻守。同年12月,英国制定枢密院令,宣布“九龙城为女王陛下香港殖民地之重要组成部分”,并于翌年刊宪。

  自此,九龙寨城便成为中英两国长期争议的焦点,并开始演变成一处无政府状态的“三不管”(“港府不敢管,英方不想管,中方不能管”)地带。

  延伸阅读九龙寨城清拆 “三不管”地带写入香港历史

由龙津石桥码头远眺九龙寨城,桥的尽头为“接官亭”龙津亭
图片由龙津石桥码头远眺九龙寨城,桥的尽头为“接官亭”龙津亭。图片中央的小山为白鹤山、即如今九龙城华人基督教坟场一带,白鹤山背后为狮子山,浅滩则为九龙湾海滨。根据《启德明渠历史研究报告》引述,这帧图片约摄于亚皆老街及太子道东交界。(图片来源:香港记忆/香港大学图书馆)

城市发展下 龙津石桥长埋启德机场 2008年重见天日

  1928 年,港英政府拆卸了部分龙津石桥,在石桥南端筑起由钢筋水泥建成的旧九龙城码头。到了1940年代,龙津石桥先后因九龙湾填海及日占时期启德机场扩建工程而被淹埋,渐渐为人淡忘。

  2008年,土木工程拓展处为启德发展计划进行考古磡探时,在前启德机场北停机坪发现龙津石桥遗址,消失逾半世纪的桥墩及尘封的历史重新被翻开。

  目前龙津石桥保育工程仍在进行。根据资料,龙津石桥遗址将被打造成长约320米、阔30米的保育长廊,连接启德站广场及太子道东行人隧道,通往九龙寨城公园。届时市民将可近距离观赏这段百年石桥的构件,细味当年历史。

启德龙津石桥保育长廊
2021年立法会批出6.9亿元拨款进行启德龙津石桥保育长廊的工程。根据立法会文件,龙津石桥保育长廊将会经太子东行人隧道,连接石鼓垄道游乐场,通往九龙寨城公园。龙津石桥保育长廊的工程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完成。(图片来源:建筑署)

  延伸阅读宋皇台与消失的“圣山”|日军炸山扩建启德机场 宋皇台石一分为三?

香港赛马会、香港体育学院、香港演艺学院

一文看清香港赛马会行善百年 “体院”演艺学院是谁出资兴建?

新光戏院

新光戏院|“熄灯”后拆还是留 曲终剧仍延续上演?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香港赛马

回顾香港赛马历史 由富人玩意至慈善服务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