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0-12-17
80年代改革开放后,著名建筑师贝聿铭接下中国银行委托,在香港兴建一座让英资的汇丰总行相形见绌的新中银大厦。然而中银的预算只有10亿港元,与汇丰总行的52亿元大有差距;再者,中银的地皮亦不理想,面积小,四周被高架桥包围,要击败对手谈何容易?
贝聿铭向政府换地 为中银大厦开局
贝聿铭于是提出向政府换地,由斜坡窄地换到呈平行四边形的现址,并在地势较高的一则修建新路,引进人流,为中银开局。
为节省成本,贝聿铭采用了一种崭新的建筑结构,以四组三棱柱作主要承重点,大幅减少钢材使用,这样不但可控制成本,外观上亦更加创新、划时代。
延伸阅读:贝聿铭设计中银大厦 暗与汇丰较劲
中银大厦外形破格 被指影响香港风水
不过,中银大厦破格的外形,却一度让它卷入风水漩涡,指它有如尖刀刺天的外观会影响风水;而大楼正面交叠的“X”型加固结构,亦被指不吉利,会招至厄运。1986年大楼动工期间,时任港督尤德访京途中心脏病发猝死,以及1987年股灾,让大楼不祥之说更甚嚣尘上。
为回应社会忧虑,贝聿铭决定把“X”的横向结构桁架隐藏,变成一串相互交叉的菱形宝石;同时把尖刀外观比喻作节节向上的竹子,寓意希望和生机。
1990年中银大厦开幕,成为太平下山最抢眼的风光。尽管中银的尖刀之说,未因为贝聿铭的改动而消失,后来汇丰银行总部在顶层装置两台擦窗机器,更被说成是抵御利刃的大炮。或许正是这些风水传闲,让中银添上一点浪漫和神秘色彩、更添无比魅力和吸引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