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通識|古文獻「四大發現」是?

編輯︰聞華

      五千年文明為中國留下許多文獻典籍,當中有4種被稱為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由此誕生了中國近現代「四大顯學」,究竟是哪4個呢?

      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遺書、明清檔案,均發現於二十世紀初,其橫跨3,000年歷史,串聯起一部中華文明史,被譽為「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

      由此逐漸形成的甲骨學、敦煌學、簡牘學和清內閣大庫檔案學,被稱為中國近現代「四大顯學」。

      殷墟甲骨,出土於河南安陽市殷墟遺址,距今有3,000多年歷史。目前已發現約15萬片甲骨,主要是殷商晚期王室占卜時所用的龜甲、獸骨,其上刻寫的文字即是甲骨文。

      居延漢簡,發現於居延地區(今內蒙古額濟納旗、甘肅省金塔縣),共3萬餘枚,主要是漢代西北邊境軍隊、官府、民間的文書,以及部分古代典籍,距今已有約2,000年歷史。

      敦煌遺書,發現於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共約6萬卷文獻,年代橫跨4世紀至11世紀,由多種文字書寫或拓印,包括宗教文獻、典籍、官私文書等。

      明清檔案,是中國歷史上保存數量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王朝檔案,共有約1,000萬件,大多收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其內容幾乎涵蓋明、清政府內政外交的各方面。

「四大發現」文獻被收藏於不同博物館,位於北京的國家典籍博物館,2023年舉辦「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是「四大發現」首次大規模集中展出。(圖片來源:國家圖書館官方網站)

中國文化通識|甚麽是燙樣?

趣談中國文化|「文房四寶」是哪四寶?文房不是書房?

中國文化通識|寺、廟、祠、觀、庵的作用大不同?

趣談中國文化|「四海九州」指哪「四海」哪「九州」?

相關標籤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