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中國文化|傻瓜是指什麼瓜?

編輯︰華思齊

  現代人會用「傻瓜」一詞形容不那麼精明的人,說得通俗點就是蠢人。那你有沒有好奇過,說人傻,直接叫傻人便可,要喊「傻瓜」呢?這個瓜是指什麼瓜? 

  西瓜?錯。冬瓜?也不對。其實這個「瓜」字,是指一個地名,至於確實地點,最廣泛流傳的說法是,古代的瓜州。 

  根據《左傳》記載,在先秦時期,一個叫作「姜戎氏」的古老部落,被迫遷到瓜州。歷史學家認為,瓜州即今日秦嶺一帶,聚居當地的姜戎氏後裔性格忠厚,外出幹活時埋頭苦幹,不懂得偷懶,人家稱他們為「瓜子族」,把他們當作「傻瓜」。 

  去到清代文獻,也有關於「瓜子族」的記載,「傻瓜」一詞更加流傳至今。其實瓜子族只是勤力,也未至於傻吧? 

趣讀中國文化|ketchup「祖籍」竟然是中國?

趣讀中國文化|「楷模」是兩種樹?

趣讀中國文化|「錦標」為何象徵勝利?

趣讀中國文化|生虱竟然代表風雅?

相關標籤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

王羲之的「墨池」

    我們日常工作常常會遇到困難,如果抱着「將勤補拙」的心態,必定事半功倍。《禮記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這句話就是說:別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別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夠跟這個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聰明起來;即使本質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剛強起來的。

  書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學不倦,甚至因為瘋狂寫書法,令到家中池塘變成一池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