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記也做KOL 72歲退休教師拍片推廣科學

編輯︰紀小廷
撰文︰言寺

  一頭灰白短髮,笑起來露出兩隻虎牙,加上招牌黑眼鏡和馬甲,你大概沒估計到形容的是紅遍內地影片平台的KOL,她就是科學姥姥(內地意為阿婆)——中國上海同濟大學退休教授吳於人。72歲的吳於人利用短片平台,拍攝不同趣味實驗,希望將自己科學理念推廣到不同年齡層,培育大眾對科學的興趣。

源自好奇心和興趣 KOL吳於人 情繫物理

  吳於人的父親是新中國第一代航天人員,從事科學事業的他很鼓勵小朋友發問,對身邊的事物保持好奇心。雖然吳於人和父親見面日子不多,但每次她和弟弟都會把握珍貴的相處時間,在父親的帶領下觀察和思索身邊事物。「煮餃子時餃子為甚麼會浮起來?」「為甚麼把毛巾弄濕了就可以貼在玻璃上,不會掉下來?」這些在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了解科學的好時機。

  在爸爸的熏陶下,吳於人從小培養了對科學的興趣,中學時最喜歡就是物理課,大學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物理專業,畢業後亦順理成章投身了物理的教育工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吳於人從小就在父親身上受到啟發,如今更希望將這個理念普及給觀眾和學生。(網上圖片)

  吳於人非常明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今的學生一提起科學就會聯想到沉悶和害怕,吳於人曾指出「害怕,是因為不夠了解;不了解,是因為缺乏好奇心。」填鴨式、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只會令學生對科學更抗拒。

  因此,她在同濟大學做大學物理課程研發時,設計實驗內容特別注重實驗的趣味性,實驗器材也會儘量從生活中取材,希望引導學生們思考實驗和生活的連繫,探究深層的科學規律。

  2007年,在同濟大學的支持下,吳於人等人創辦了「同濟大學物理實踐工作站」—這是上海第一家對青少年開放的大學實驗室,作為首任站長,她和學生義工策劃了不同的趣味物理活動,非常受青少年歡迎。

吳於人的走紅並非偶然,在網上進行科學分享之前,吳於人已經在面授課堂中累積了多年的經驗,她的課堂輕鬆有趣,深受學生喜歡。(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貼地方式解說高新科技 22歲KOL對話蘋果CEO 

構想題材出鏡製作一手包辦 吳於人成科學KOL

  2018年,吳於人從大學退休,但她仍心繫科學推廣工作,於是她聯合同濟大學十位教授、不同的學生成立了「不刷題俱樂部」。同年4月,俱樂部開始更新抖音帳號「不刷題」。

  「刷題」在內地的意思是用題海戰術,不斷地做題目,令學生熟集題型。而「不刷題俱樂部」希望網民在學習時能了解題目背後的科學原理,然後融會貫通應用在不用的情景。

  很短時間之內,吳於人憑着生動的講解、貼近日常生活的趣味實驗,在抖音和快手獲得非常高的人氣,單是抖音已坐擁超過250萬fans,更被冠上「科學姥姥」的稱號。

截至2022年1月,抖音平台的知識型短片累計播放量已超過6萬億,愈來愈多人透過影片學習科學,也不斷有與吳於人理念相同的人加入。(網上圖片)

  短片中,網民可以從蛋炒飯中學習瞭解力學,又會從口哨糖測分貝學習聲音傳遞。有時候,吳於人也會探討一些深入的科學議題,講解過程不失趣味性,又照顧到不同學術背景的觀眾。幾個月前,中國科學院的人造太陽實驗裝置成功研發,科學姥姥就以一分鐘的短片,將國家重大的發明簡單解釋予網民。

  即使一條短片只有短短幾分鐘,吳於人從構想、到內容、再到出鏡都一手包辦,而且希望做到一絲不苟,單是拍攝已經耗時3至4小時,更要連續拍幾次。吳於人對這些事都樂在其中,她認為,只要讓更多人認識到無窮樂趣的科學世界,見識到科學的魅力,就一切都值得。

  延伸閱讀:扮名畫 組女團 老友記上演「乘風破浪的姐姐」 

國風亦有型 抖音KOL特效變裝「化身」齊天大聖

輪椅人生同樣精彩 殘障女生拍片評測無障礙設施成KOL

25歲手作KOL 用500克黃金「神還原」三星堆面具

「兔斯基」sticker畫師王卯卯:貧困學生奮鬥成國際動漫導演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