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一語出自《老子.五十八章》,意思是說即使面對災禍,可能幸福正依旁在其中,相反,面對幸福,要不忘災禍正潛伏在當中。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災禍與幸福兩者是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轉化。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我們不知道那個是源頭,所以也不必對眼前的禍或福過分擔憂或喜樂。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寓言故事正好說明這兩句話的意思。這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間訓》,講述的是接近中國北方邊塞的地方,住着一位老翁;有一次,老翁家的一匹馬,無緣無故跑到胡人居住的地方去了。鄰居都來安慰他,但是他平靜地說:「這件事難道不是福嗎?」幾個月後,那匹馬突然又跑回家來了,還領着一匹胡人的駿馬一起回來。鄰居們都前來向他表示祝賀。老翁無動於衷,坦然道:「這樣的事,難道不是禍嗎?」

  老翁的兒子生性好武,喜歡騎術。有一天,他兒子騎着烈馬到野外練習騎射,烈馬脫韁,兒子掉下來並摔斷了大腿。鄰居們紛紛前來慰問。老翁淡然說道:「這件事難道不是福嗎?」未幾,胡人侵犯邊境,大舉入塞。國家徵召精壯男子入伍,惟獨老翁的兒子因跛腳殘疾,不用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性命,安度餘生。所以福可能轉化為禍,禍也可變化成福。這種變化深不可測,誰也難以預料。這就教我們要「活在當下」。

「穿崩」二字原來古時已有

  「穿」和「崩」皆有破損的意思,後者更為不妙。

  《論語·陽貨》:「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便指毀壞並難以修補。不過,廣東話「穿崩」相對是小事,指露出破綻或在人前出醜。例如那名魔術師正表演變鴿子的戲法,豈料鴿子竟偷偷從他的口袋裏面飛了出來,魔法穿崩了,令魔術師非常尷尬。

  演藝界所謂的「穿崩位」便是錯漏的地方,例如古裝戲的...

財到光棍手 一去無回頭

  「光棍」是指一條光禿禿的長木,借喻為身無長物、不務正業的流氓,因此「光棍/光棍佬」泛指騙徒。

  「光棍」主要「職責」之一,當然是騙財,騙得財物之後,被騙者當不會有追回的機會,所以「財到光棍手」,當然是「一去無回頭」。

  現時新聞偶爾有報道指,透過網上情緣,有人認為覓得「真愛」,被對方騙取大量金錢後,便去如黃鶴,再也找不到對方了。這正正是「財到光棍手,一去無回頭」的現實寫照。

  「光棍」亦深...

不飛則已 一飛沖天

  如果一個人由寂寂無名而突然有大成就,我們可以用「一飛沖天」或「一鳴驚人」來形容,但這兩個成語的出處卻是描述皇帝,一國之君怎會是寂寂無名的呢?又為甚麼他起初「不飛」、「不鳴」,但之後卻「一飛沖天」、「一鳴驚人」呢?

  這兩個成語最早的出處為戰國韓非子記載的春秋楚莊王的故事。《韓非子.喻老》記述楚莊王在位三年只顧玩樂,更下令如有大臣進諫,格殺勿論。有一次,大臣伍舉向楚莊王進獻了一個隱語:有一隻鳥在山上,三年來不飛不鳴,這是甚麼鳥呢?楚莊王回答:雖然這隻鳥三年不飛,但卻可一飛衝天;牠雖然三年不鳴,但卻可一鳴驚人。...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詩經·小雅·鶴鳴》。「攻」指琢磨,意思是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原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自己國家效力,後來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值得借鑒。

  中國歷史上最混沌的時期之一,必數春秋戰國時代。當時不少國君便明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紛紛接納別國賢能,輔助自己建功立業。秦王政起用法家信徒李斯,消滅六國,成就大業,便是一例。

  李斯原為楚國上蔡人,在楚國曾任小官,後來希望幹一番大事業,便向荀子學習。雖然當時楚國實力不少,地理位置不俗,...

相關標籤

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

  我們經常勸勉年輕一輩說:「做人要有遠見,志向遠大一點。」在中華經典名句中,就有張載《經學理窟.義理篇》的「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志向不遠大,精神又不集中,即使學習也不會有成效。

  張載是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他指出學習要成功的話有兩大要素,一是立志要高遠,二是專心致志。

  他認為若是心不在焉的話,雖學習了仍會一無所成的,怎樣才是心不在焉呢?就是不能專心致志,而要做到專心致志,指的不是個人的一時狀態,而是這個人做事的慣常姿態。

  延伸閱讀:古代「勸酒」有專門職...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

心欲專 鑿石穿

  形容堅持做下去最終得到成功的,我們一直會以「鐵柱磨針」來形容,不過,也有同樣言簡意賅的形容詞可以用的,「心欲專,鑿石穿」就是其中之一。

  「心欲專,鑿石穿」出自唐.張鷟《遊仙窟》:「張郎心專,賦詩大有道理。俗諺曰:『心欲專,鑿石穿。誠能里之,何遠之有!』」意思顯而易見,就是一個只要專心一意,就算石頭也能鑿穿,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

  同樣道理,在曾國藩《致沅弟.咸豐七年十二月十四夜》有另一句有趣的形容,就是「坐這山望那山」。

  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