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顏如玉

  現今用以勉勵人多讀書、多增長知識的諺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若結合歷史背景細看,很是有趣。

  這諺語有皇家氣派﹐來自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趙恆。宋朝的科舉考核制度是公開招考,不再以家世取士,加上朝廷重文事輕武略,於是讀書人透過科舉進身官場,報效國家,兼又名成利就,光宗耀祖。宋真宗的《勵學篇》把高中科舉後的尊貴生活——飽食無憂、大宅美人、隨從成群,直接和露骨地展現出來﹐旨在鼓勵更多讀書人進身仕途。是否跟目前標榜薪高、福利好的招聘廣告有點相似?

  《勵學篇》全文是:「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願,五經勤向窗前讀。」後人取了黃金屋和顏如玉兩句。黃金屋是豪華大宅。顏如玉出自《詩經》指容貌如美玉般好看的女子;《聊齋》雖有顏如玉一角,屬構虛人物。至於「書」正是四書五經,是宋初科舉的考試用書。「大屋與美人」的成功標準,自古至今皆如是。

風吹鷄蛋殼 財散人安樂

「風吹鷄蛋殼」接下一句是「財散人安樂」,是一句老生常談的歇後語,想像一下這句話的情景,雞蛋殼與錢財又有甚麼分別呢?

  這句話,有説在明朝已出現;而且又有不同版本的說法,有人用的是「鴨蛋殼」或「財去人安樂」,但意思並無分別,也同樣反映財散、財盡的無奈和自我安慰。

  重視的財富失去了,就如幾乎毫無重量的蛋殼被風一吹,全被吹走一樣﹐了無痕迹,頗有心空廣闊之態,卻又不盡是。

  財富散盡了,心情會否因而變得安心和快樂,再...

神枱桔

  中國傳統的主婦喜歡在家中供奉神靈和祖先的神枱,放上兩至三只帶葉的桔子。因為「桔」與表示吉祥好運的「吉」同音,冀帶來好運。另外,帶葉的桔子能有效減慢果肉的水份流失,桔子外表長時間保持亮澤﹐不過,桔子在神枱的命運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好。

  帶枝葉的桔子放在神枱上往往能放上好幾星期﹐遠較蘋果和香橙等水果耐看又便宜,好讓主婦節省一下開支。不過,隨着桔子的水份慢慢減少,食之無味,最後被掉進垃圾筒。

  慢慢陰乾﹐最終被棄掉是神枱桔的下場。於是,廣東話亦以「神枱桔」來形容陰乾。例如大企業中有兩個部門在權鬥,其中一部門失勢後被大幅削減營運經費...

豬八戒照鏡 裏外不是人

  明代吳承恩所著的《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豬八戒是書內的其中一名主要角色,他跟孫悟空和沙僧,伴隨唐僧到西天取經。

  《西遊記》內的豬八戒身型魁梧,手持九齒釘耙。他的頭是豬頭,身是人身。因此,當豬八戒照鏡子時,鏡子裏頭的是豬,鏡子外的也是豬,裏裏外外,當然也不是人。外形來說當然鏡中的不討好,鏡子外的都不討好了。

   這句話是形容左右做人難,兩邊也不討好,如婆媳糾紛之中,做丈夫或做兒子的,便是夾在兩人中間,左右為...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 一個願捱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捱」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苦肉計,令老謀深算的曹操也相信黃蓋來投降。

   據《三國演義》所記載,東吳大將周瑜,為了派奸細進入曹軍,於是跟老臣子黃蓋合謀,在眾人面前合演一場戲:黃蓋假意在眾將令前打擊士氣,主將周瑜盛怒,本欲將黃蓋處斬,眾將令求情,後把刑罰降至仗打五十大板,黃蓋被打得皮開肉綻,血跡斑斑。

   此情此景亦被曹軍派來的奸細看在眼裏,向曹操通報消息。另一邊廂,...

相關標籤

百丈竿頭須進步 VS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鼓勵別人再接再厲,我們會說「祝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古書中,則有「百丈竿頭須進步」,哪一個才對?

  先說百丈竿頭須進步,出自道原《景德傳燈錄 招賢大師偈》。竿頭是竹竿的最頂部,高於竹竿的頂處,就是用來比喻一個人學問和成就即使已達到一定高度,也要繼續努力,不斷求進。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則見於宋.朱熹《答鞏仲至書》:「故聊復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勢也。」及元.張養浩《折桂令.功名百...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

「君子用世 隨大隨小」下一句是?

  我們形容做人要盡力、負責任,在古代便有一句名言:「君子用世,隨大隨小,皆全力赴之」。

  君子用世,就是為世所用的意思。在世做事,要的是積極投入的態度,無論做大事也好,小事也好,都要竭盡全力,做到最好。這就是君子應有的態度。

  原句出自魏源的《默觚 · 治篇》,而這位魏源是何人呢?

  魏源 (1794-1857),原名遠達,字默深,湖南邵陽人,是晚清著名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他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