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閉幕 中國推動「歷史性」框架協議

編輯︰莫利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12月19日在加拿大閉幕,在主席國中國的主持下,超過190個締約方達成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框架協議,定下保護土地、海洋和物種免受污染及氣候變化影響的目標。

COP15|會議通過框架 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

COP15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二階段會議,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網上圖片)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第二階段會議,在12月19日通過了「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簡稱「框架」)。近千名來自締約方及國際組織的代表,包括近200名部長級代表,出席了這次締約方大會第二階段的高級別會議。

  這份「框架」是為到2030年以至更長一段時間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作出規劃方向的總體性、戰略性綱領文件。「框架」的達成也是COP15第二階段會議最重要的標誌性成果。

  在大會主席國中國的引領和推動下,各締約方在「框架」目標、資源調動、遺傳資源數字序列信息(DSI)等關鍵議題上,達成了一致。

  「框架」訂明,各國到2030年,要令地球30%的土地和海洋得到保護,有效恢復退化的陸地、內海、沿海及海洋生態系統。據報道,目前全球得到保護的土地和海洋面積,分別只有17%和8%。

  在資金方面,對發展中國家的生物多樣性的援助,將從每年不到100億美元逐漸增加到300億美元(約等於2,340億港元)。

COP15
12月19日,大會主席、中國生態環境部長黃潤秋宣布框架獲敲定正式通過,會場響起熱烈掌聲。(圖片來源:Getty)

  大會主席、中國生態環境部長黃潤秋表示,歷經4年,大家終於來到了旅程的終點,這個「框架」歷史性地描繪了2050年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願景,歷史性地決定設立「框架」的基金。

COP15|中國推動大會談判 分享生物多樣性保護經驗

  《生物多樣性公約》(下稱「公約」)是一項國際性公約,有三項主要目標: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以及公正合理分享由利用遺傳資源所產生的惠益。

  目前共有190多個締約方,締約方大會是「公約」的最高議事和決策機制,每2年召開一次。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主題是「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共包括兩個階段的會議,第一階段會議2021年已經在中國昆明成功舉行。

  延伸閱讀: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開幕 中國保護生態行動獲讚賞

  第二階段會議於今年12月7日至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中國則繼續作為主席國,領導大會的實質性和政治性事務。

COP15
加拿大蒙特利爾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的所在地。(圖片來源:Getty)

  中方此次還在蒙特利爾的會場內,設立「中國角」專區,以進行專題展覽、會議研討、特色宣介、文化展示等。

COP15
自生物多樣性大會第二階段會議開幕以來,中國角一直是會場內吸引人流的熱門地點。(網上圖片)

  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穆雷瑪表示,中國樂於與世界各國分享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踐與經驗。中國角的意義不僅在於展示中國所做的工作,更在於讓各方與會者可以從中有所借鑒,並因地制宜加以運用。

  延伸閱讀:中國取得哪些環保成就?

2:09
復興號

中國鐵路|新型「復興號」首次亮相 試跑新成昆鐵路

0:57
中國2022大事回顧

一文看清|2022中國10件大事回顧

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85周年舉行國家公祭儀式 南京多地悼念

創科博覽開幕禮

創科博覽2022盛大開幕 國家級展品及本地科研項目齊亮相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外籍人士支付指南

中國推出外籍人士支付指南 如何用信用卡?移動支付不必登記個人資料?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