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12-04
在中國古代社會,皇帝的地位至高無上,甚麼事都不用親力親為,但原來,皇帝有時候都要去種地,這是怎麼回事呢?
皇帝為甚麼要「種地」?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農耕令大家有飯食,桑蠶令大家有衣穿,這二者被視為古代農業社會中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所謂農桑並重、男耕女織。
因此,作為天下最尊貴的一對夫妻,皇帝、皇后都要扮一扮「農民」,一個示範種地,一個示範養蠶,展現對農業的重視。
皇帝的「耕地」在北京城外的先農壇,是一塊面積約400多平方米的土地。
每年3月初「驚蟄」節氣之後,天氣轉暖,適合耕種。明、清兩代皇帝會到先農壇祭拜先農神,以及舉行親耕典禮。
根據記載,清代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持鞭,身後跟着兩個官員,分別是順天府尹、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長,和戶部侍郎、大約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副部長。
皇帝耕地,順天府尹負責拿種子,戶部侍郎負責播種,還有專人負責牽牛,可謂聲勢浩大。
親耕結束之後,王公大臣會在皇帝耕種的土地兩側,進行「從耕」,皇帝就在觀耕台觀看。
皇帝種過的地,會有專人進行管理,到了收穫季節,管理人員要向皇帝匯報收穫情況。
皇后也有「種田」任務?
皇帝親耕,皇后也有自己的工作,就是舉行「親蠶禮」和「躬桑禮」。
皇后首先在北京城北郊的先蠶壇,祭祀先蠶神嫘祖,之後率領一眾妃嬪宮女到蠶壇內的桑林採摘桑葉,即是躬桑;採下的桑葉,會被送去餵養蠶蟲,即是親蠶。
那些盛大的親耕、躬桑儀式,都已經淹沒在史書之中,偶然在影視劇中可以窺見一斑。而對於農業生產和糧食儲備的重視,卻一脈相承,至今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