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故宮|紫禁城的古人 雨衣有甚麼特別?

編輯︰聞華

     雨中的故宮,有許多特別風景。看到遊客們五顏六色的雨傘,忍不住會想,在沒有塑膠、防水布的古代,住在故宮裏的人,所用的雨傘、雨衣是甚麼樣的呢?

 

我們的故宮|古代雨衣是甚麼樣的?

      中國人使用雨傘和雨衣的歷史大概超過2,000年,古代的傘最早是用獸皮製成,後來人們發明出油紙傘,用塗上桐油的紙做傘面,具有防水功能。

故宮雨季
雨後的北京故宮,宮殿和水中倒影構成特別的風景。(圖片來源:Getty)

      雨衣都出現得很早,古代典籍《國語》中就記載,古人會戴斗笠、穿蓑衣來避雨。蓑衣就相當於現在的雨衣,通常是用草或棕櫚樹皮製成,不過防水效果一般。

我們的故宮古代雨衣
明代王圻《三才圖繪》中標準制式的蓑與笠。(網上圖片)

      後來古人又設計出油衣,是在布料上塗幾層桐油,再製作成衣服。油衣雖然有防水效果,但桐油氣味較大,還有毒性,並不算很理想的雨衣。

我們的故宮|清朝雨具款式繁多

      到了清朝,雨具款式更多,有雨衣、雨裳、雨冠等,大多用油綢(塗油的綢緞)、羽毛紗或毛氈製成,防水效果更好。

我們的故宮皇帝雨衣
據《大清會典》記載,清朝乾隆皇帝之後,皇帝的雨具都使用明黃色,從左自右依次為雨帽、雨衣、雨裳。(網上圖片)

      雨冠即雨帽,雨衣外觀看起來和普通服裝一樣,雨裳看起來有點像圍裙,更方便行動。

      在等級森嚴的紫禁城裏,雨衣款式也與地位有關。

我們的故宮|紫禁城雨衣也有等級?

      清朝前期,皇帝也會穿紅色雨衣,但從乾隆皇帝開始,就規定皇帝的雨衣、雨冠都是明黃色;皇子、親王和部分高官、御前侍衛的雨衣、雨冠用紅色,其餘官員和民眾的雨衣用青色,雨冠用紅色加青色,帽子上的紅色面積愈大,地位愈高。

我們的故宮雨衣等級
清朝雨衣款式與地位有關,官員雨冠上的紅色面積愈大,地位愈高。(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下雨時,視線不佳,觀察來人的雨冠就可以分辨身份,判斷是不是需要問好。

      時光流逝,即使是皇帝的雨衣,都落後於時代需求。但這些雨衣所承載的文化信息永不過時,為後人講述故宮雨天的故事。

      延伸閱讀:我們的故宮|處暑和老虎的秘密是?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

3:12

我們的故宮|皇帝皇后也要種地?

2022-12-04
3:31
故宮玩具

我們的故宮|從西方來的小玩意 皇帝的玩具有哪些?

2022-11-27
3:15
我們的故宮|處暑和老虎的秘密

我們的故宮|處暑和老虎的秘密

2022-11-13

香港故宮 每日一文物|黑釉剔花小口瓶

2022-10-31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香港故宮多媒體互動展 「『紋』以載道」

香港故宮多媒體新展 「『紋』以載道」探尋紫禁城的紋樣密碼

2025-05-20
香港故宮12月又有新展覽啦!為慶祝中法建交60周南及中法文化旅遊年,香港故宮將於12月18日起推出「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全新特別展覽,匯聚了這兩大世界遺產的近150件珍貴文物,意義非凡。

香港故宮|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 過百件中法文物展現皇家氣象

2024-11-19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香港故宮|全新暑假活動一覽:明陶瓷珍品展 2日1夜博物館「夏令營」

2024-07-05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