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0/12/2020
編輯︰豆子
中國境內有着許多歷史悠久、富含中國文化特色的村落,不過,以「牛」的形態去設計布局的村落,大家又聽過嗎?安徽黟縣的宏村,是著名電影《臥虎藏龍》的拍攝場地,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亦是一條展現中國文化的「牛型古村」。
中國文化融入建築的智慧
宏村內有大量明清時期的中國文化歷史建築,始建於800多年前的南宋時期,最初名為「弘村」。早期宏村曾經歷幾次火燒村,於是族長尋訪風水高人重新規劃,為村內建築物重新布局,同時修建出完善的引水系統,不但為村內居民供給生活用水,亦為村落調節氣溫,美化環境。
當時風水高人以「山為牛頭樹為角,橋為四蹄屋為身」的概念,為村落構成特別的「牛」形布局,令村民生活有所提升,大大體現了古徽州人的將中國文化融入建築的智慧。直至清朝,村內再次進行大規模興建,村民為免「弘村」之名與乾隆帝「弘曆」的名字相撞,於是更名為「宏村」,並一直沿用至今。

《卧虎藏龍》展示的中國文化
獨特結構與中國文化歷史背景,加上山水相依的水鄉景致,以及白牆黑瓦的徽派建築,不但令宏村獲選為世界文化遺產,美國CNN亦將其列為「中國五大最美水鄉」之一,電影《卧虎藏龍》亦曾到村內取景,拍出一幕幕唯美的景致,展現中國文化。
不過,風景再美,也要有澄明的心才能好好欣賞,2017年村內曾經發生疑似店舖不滿店門被擋,於是打傷遊客的事件,但網民與官方眾說紛紜,始終沒有明確統一的客觀說法,卻也再次引發大家對中國文化歷史保育與商業發展平衡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