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試行數碼貨幣     深圳與「貨幣」的幾段故事  

撰文︰馮淑嫻

   2020年8月中,國家商務部公佈28個省市試行數碼貨幣(DC/EP),深圳是首批試點城市。深圳自1980年正式成為經濟特區之時,已有比其他當代中國經濟特區更獨「特」的價值。當航空運輸還不是十分普遍的時候,深圳已是重要的世界經濟窗口,正因為這樣,深圳面對的貨幣挑戰也特別多。經歷過外匯券、特區貨幣,與即將面世的數碼人民幣,歷史上,深圳與「錢幣」有幾段經歷,是當代中國下獨有的故事。

  1980年4月1日,中國為避免人民幣流出境外,發行了外匯券。外匯券原名為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Bank of China Foreign Exchange Certificate),人們簡稱「外匯兌換券」或「外匯券」,是中國銀行發行、面額與人民幣等值的一種特定貨幣,但不是一種法定貨幣。外匯券只限於境外人士使用,並只限於指定商店,如友誼商店等,購買當時在中國大陸一般很難買得到的商品。

  同年8月,深圳正式成為經濟特區。成立初期,深圳的貨幣體系出現了混亂:一方面外匯券只限境外人士、指定商店使用;另一方面港元流通量大增。這是因為香港商品不斷流入深圳、香港人到深圳消費多用人民幣,投資的港商亦多以港元發工資,深圳流通港元因此大幅增加。再加上本身流通的人民幣,逐形成了一城市同時有人民幣、外匯券、港元三大貨幣流通的情況。

外匯券和港元 曾引發中國經濟人民幣危機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粵港澳大灣區
港元在深圳流通一度令人民幣地位受威脅。(圖片來源:Getty)

  港元可以在深圳買到很多用人民幣買不到的商品,例如在香港沙頭角邊界購買各種名貴貨物,中港兩地商品走私增多,對港元的需求亦增加,

  據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的一則《20年前探討發行特區貨幣》的文章寫道,「外匯券發行後,深圳進口商品多用港幣標價,有些商品雖用三種貨幣同時標價,但港幣價格比外匯券低,外匯券比人民幣低。一件尼龍褲,人民幣售價8.5元,外匯券5.8元,港幣8元(按外匯牌價兌人民幣2.43元)。人民幣地位低下,港幣備受青睞。」

  港元受歡迎令人民幣及外匯券受到冷落。例如,當時黑市兌匯市場,最高曾以100港元兌換55元人民幣,較外匯牌價高出19.6元。用人民幣買外匯券要加價30%,人民幣地位引起了中央政府憂慮。

  1981年初,時任廣東副省長、兼任中共深圳市委第一書記的吳南生首先正式提出發行特區貨幣。中國人民銀行的《關於盡快研究行特區貨幣及批准外資銀行來深圳經濟特區設置分支機構的報告》中表示當年深圳市內共有800萬港元流通,約佔貨幣流通量10%,顯示港元的流通範圍不斷擴大。

  1983 年,當時國務院總理田紀雲成立「國務院特區貨幣研究小組」,到深圳、香港、澳門考察。同年,深圳套匯和炒匯已經變得十分嚴重。

  1984年10月,深圳向廣東及國家呈交了《關於如何發行特區貨幣問題的請示報告》,提出發行自由兌換的特區貨幣,停止港幣和外匯兌換券流通,以解決外資自由進出和實行合理匯價,遏止炒匯。特區貨幣只兌換外幣,不兌換人民幣,人民幣主要用於內地經濟來往結算。同年11月,中央書記處166次會議討論貨幣小組《關於發行特區貨幣的報告》,同意發行特區貨幣,認為可以通過深圳觀察世界金融變化。

遏制炒匯風氣 擬推出特區貨幣

  為此,人民銀行總行在深圳買下兩座大樓,作為「深圳光華印鈔造幣公司」,紙幣式樣都設計了,以軒轅皇帝為樣式,準備隨時付印。發行特區貨幣,如箭在弦。

  後來,黑市倒買倒賣外匯達到高峰,許多工商企業把炒匯收入作為主要利潤,外管局檢查300家企業,66家參與炒匯,涉及外匯金額1.48億美元。港幣人民幣黑市兌換價從一季度100元港幣兌換40元人民幣上升到第三季度兌換63元人民幣,高出牌價30多元。外匯券與人民幣兌換率也上升到1:1.6。港幣和外匯券在深圳商品購銷總額的佔比超過50%。港幣和兌換券在社會商品零售額的佔比達70.5%。中央擔心:人民幣跌得厲害,如果不注意,就會從廣東發展到全國,衝擊人民幣。

  至1986年,國務院召開的特區工作會議,指出特區貨幣不止涉及深圳,也涉及其他特區,甚至開放城市和開放地區,問題很複雜,擔心不利於和內地的往來,不利於依靠內地推動深圳經濟。深圳現在並不是完全靠國際市場就可以和內地搞進出口關係,主要看外匯儲備,自己的外匯儲備有基礎才行,靠國家拿外匯不行。思前想後,特區貨幣在這一年也就被擱置下來。

  1986年,港幣流通量3.08億元,佔深圳貨幣流通總量31%,外匯券流通量5,713萬元,佔20%。僅一年間,1987年,港幣流通量達5.26億元,佔貨幣流通總量幾近5成,外匯券77萬元,佔比萎縮至0.1%。這一年,港幣流通量佔總量達到高峰。

  踏入1990年,深圳城市已具規模,國內商品豐富多樣,居民外幣消費量開始逐年減少,港幣流通量縮少至涉外酒店、免稅商店、運輸要道等,再不會威脅到民生層面。1991年,港幣流通量2.77億元,佔比減至9%,外匯券已極少流通。沒有外匯問題,人民幣地位重新提升,就這樣,再沒有人提及特區貨幣了。

當化中國數碼貨幣 大灣區率先試行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粵港澳大灣區
數碼貨幣是數碼化的法定貨幣,為電子支付帶來新的改革。(圖片來源:AP)

 時至今日,深圳經濟起飛,人民幣國際地位日升。2020年5月,國家宣布發行數碼貨幣(DC/EP),DC (Digital Currency)是貨幣,EP(Electronic payment)則是電子支付,深圳將成為首批試點城市。在貨幣和對外貿易上,深圳從來都是全國的重要試練場。

  據中國媒體《南方網》報道稱,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白鶴祥表示,將支持在大灣區率先開展數碼貨幣支付場景應用試點,推動數字貨幣在大灣區率先落地應用。中國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已與中國央行建立了戰略合作協議。滴滴在中國有超過4.5億用戶,中國央行希望使用這個龐大的平台測試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央行的高級官員在報章表示,推行數字貨幣後,支付數據將是匿名的,但這種匿名是「可控」的,政府和銀行仍有權利查詢。

  數碼貨幣並非要取代人民幣,而是滿足當代中國乃至全世界數字商業的經濟環境、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安全、防偽而設。一直都是創新政策試驗場的深圳,在貨幣數碼化和電子支付系統化上,又再一次成為先行者,貫徹其在歷史上與「錢幣」的不解之緣。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深圳速度-深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

當代中國福田前海 深港青年創新創業中心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南山文化創意cover

打造中國經濟創意新藍圖 深圳成文創產業中心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深圳速度-深圳外資企業cover

從製造業走向服務業 當代中國深圳走向第三產業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人口-深圳國際學校之二

當代中國 教育機構達世界級 深圳國際名校集中南山區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列非遺 一天紮成龍背後有段「古」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