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7-04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因病逝世,享年83岁。他是美食家、作家、主持、收藏家等,但其前半生有40年跟电影结下深厚情谊,曾沉浸过邵氏影城、嘉禾电影的年代,更监制过一系列成龙经典电影,推动成龙以至港产动作片走向国际的幕后功臣。
蔡父原想为子取名蔡南 一原因改为蔡澜

蔡澜生于新加坡,父亲原本为他取名蔡南,意思是他是在南洋(新加坡)出世。不过,因为跟祖先的长辈撞名,后来蔡父就将儿子的名字改为蔡澜。
蔡澜从小已跟电影结下不解缘。小时候,一家住在一座戏院楼上,他从窗户外望,就会看到银幕,蔡澜曾自述:“有记忆开始,我一直看着电影。”
加上,蔡澜的父亲当时为邵氏机构创办人邵仁枚和邵逸夫兄弟打理戏院业务,专责买卖影片、发行、宣传和审视电影剧本等工作。
蔡澜赴日本大学读电影 半工读任邵氏驻日经理
18岁时,蔡澜决定前往日本读书,在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攻读电影科编导系。约一年后,他获得邵逸夫的赏识,受聘以半工读形式担任邵氏兄弟(香港)的驻日本经理及翻译。
当时蔡澜一方面在校积极吸收电影导演及制作等专业知识,一方面接触到电影行业的运作。几年间的学习和经历,令蔡澜大学毕业后立定来港发展的意向。
蔡澜先后加入邵氏嘉禾 电影圈大展拳脚
1963年,22岁的蔡澜来港定居,并受聘加入邵氏公司,全身投入邵氏电影王国中。他不单带入其日本人脉网络,同时协助邵氏引进日本先进电影制作技术和人才,也尝试为公司开拓日本电影市场。尽管蔡澜并不是电影的前线创作者,但却已是不可缺少的核心人物。
可惜,到了1980年代,邵逸夫将邵氏集团的业务重心,由电影转移至电视上,并开始减产电影,原本的影城土地也转为无线电视的录影厂。1982年,蔡澜决定离开邵氏,另觅发展。
初期,蔡澜曾任职世纪影业运行总经理,担任电影《烈火青春》的策划。其后,他转职到嘉禾电影担任制作部副总裁,主力协助创办人之一的何冠昌。在1980、90年代,蔡澜监制、策划过数十部电影,当中包括一系列成龙主演的电影,例如《快餐车》《龙的心》《龙兄虎弟》《重案组》《霹雳火》《一个好人》等。

蔡澜担任成龙电影监制 海外拍摄塑造银幕英雄
蔡澜担任成龙电影的监制时,最特别之处是电影都是远赴海外拍摄的大制作,成龙拚命三郎式的拍摄场面,将他打造成为银幕上的英雄,同时将港产动作片带到全世界。在电影拍摄期间,蔡澜会跟随剧组长居拍摄地,例如西班牙(《快餐车》)、南斯拉夫(《龙兄虎弟》),以处理拍摄时的管理、与当地政府谈判,以至应付突然的危机事件,确保电影顺利完成拍摄工作。

此外,蔡澜也监制了不少嘉禾与日本方面的合作电影,包括由日本漫画改编的《孔雀王子》《阿修罗》《力王》等,以及由他担任出品人的情色片《聊斋艳谭》。
在电影圈经历过40载后,蔡澜在58岁时选择离开电影圈。他曾多次在访问中表示,对电影感到厌倦的原因是:“电影是一种集体的创作,不能把你喜欢的那一部占为己有。”
淡出电影圈后,蔡澜展开人生新篇章,成为日后众所周知的美食家、作家、旅行家。
蔡澜与黄霑倪匡主持《今夜不设防》 自认不够资格做才子
虽然蔡澜不再涉足电影圈,但却经常在电视荧幕看到他的身影。1989年,他与黄霑、倪匡为亚洲电视主持清谈节目《今夜不设防》,访问明星、巨星如周润发、张国荣、钟楚红、成龙等,广受欢迎。
蔡澜跟查良镛(金庸)、黄霑及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但对于这个称号,蔡澜却坚决反对。他表示:“金庸是一位大师,不应该跟我们三个摆在一起。”又指自己不够资格当才子,不要将他加进去。
除了主持《今夜不设防》,蔡澜自1997年主持无线制作的多个清谈、旅游饮食节目,包括《蔡澜人生真好玩》《蔡澜叹世界》《蔡澜逛菜栏》《蔡澜叹名菜》等等。同期,蔡澜开始进军饮食界,不单推出食品,也开设食肆。
蔡澜的人生可说是多姿多采,而他曾公开不少具启发性的人生观,都值得年轻一代借镜。
“尽量地去学习、旅游、享受美食,那么人生会很美好一点!”
“年轻人只要敢做、有心去做,什么都可以,总有一天能够做到。”
“自己辛苦不要告诉别人,挣多一点钱就挣多一点自由空间。”
“人生的痛苦和烦恼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心灵上的痛,你不去想就不会存在。我会把痛苦放在保险箱,用铁链将它锁起来,踢下大海。”
“我练练书法、刻图章,学多了,样样东西都是专家。”
“任何东西只要浅尝便无大碍,像猪油,吃太多会出事,吃些少便无事;即使糖、盐,吃太多也一样有问题。”
“要走的人始终要走,你太挂住对方,就等于你捉住对方嘅灵魂。你唔放手,佢就唔会走,所以如果有亲人、好友过身,可以想念,但不要太过分。”
蔡澜笑谈之间的人生智慧,你能领略多少呢?
延伸阅读:金庸的武侠世界
延伸阅读:别了,卫斯理!倪匡科幻小说写作真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延伸阅读:黄霑《沧海一声笑》 歌词是他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