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抹茶产自贵州?这里抹茶出口全球第三|中国新特产

编辑︰莫利
导读
四川鱼子酱、安徽鹅肝、新疆三文鱼、上海藏红花、甘肃油橄榄、贵州抹茶……不少曾经的“洋货”现时已大量产自中国,不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亦渐得到国际市场认可,被网友称为“中国新特产”。“中国新特产”系列文章,将带大家逐一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

  说起抹茶,人们可能会最先想到日本,但近年大家吃到的抹茶产品,其原料很可能产自中国贵州。

  贵州省铜仁市,拥有全球最大抹茶单体车间,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及地区,也包括香港在内,更成为星巴克等品牌的供应商,并于今年规模化出口日本。

  贵州抹茶凭什么在近年异军突起,成为当地乃至中国的新特产?一起来走近这座西南山区的小城。

贵州抹茶出口全球逾40国 拥“世界抹茶超级工厂”

上图为日本西尾市茶农采茶;下图为宇治市抹茶加工厂。
日本茶树品种老化、劳动力短缺,加上异常天气和供应链波动等问题,让日本抹茶产能接近天花板。上图为日本西尾市茶农采茶;下图为宇治市抹茶加工厂。(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显示,2024年,包括抹茶在内的绿茶出口额,达到2.4亿美元,同比增长25%。不过,虽然需求井喷,但产能却出现短缺。

  与此同时,中国抹茶却在迅速崛起。

  预计2025年,中国抹茶的总产量将超过5,000吨,稳居全球第一。其中,贵州抹茶已占到中国抹茶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若以出口量来计算,贵州抹茶远销海外40多个国家,已经是全国第一、全球第三

  而贵州抹茶生产的重镇,就在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脚下的铜仁市江口县,这里有着“中国抹茶之都”的美誉。此外,浙江杭州、绍兴等地,也是国产抹茶的主要产地。

  延伸阅读“人间仙境”梵净山 藏着“地球独生子”?

航拍贵州铜仁江口县九龙山茶园
贵州铜仁出产的抹茶,2025年初更首次规模化出口日本。图为江口县九龙山茶园。(网上图片)

  贵州铜仁拥有全球最大的抹茶单体车间,被誉为“世界抹茶超级工厂”,每日可生产10吨抹茶,年产能超4,000吨,产品畅销国内外。

贵州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抹茶精制工厂
贵州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抹茶精制工厂

  不仅产量大,贵州抹茶也有出色品质。

  根据中国农业部的检测,铜仁茶的茶多酚含量达16.7%∼31.5%,氨基酸含量达3.1%∼10.6%,构成了茶多酚与氨基酸协调的黄金配比,远远高于国家标准。

贵州为何产出优质抹茶?

  贵州的抹茶近年为什么能异军突起?这离不开当地得天独厚的环境。

  茶树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最适合种植在季风型亚热带气候区,特别是多云雾、日照少的地带。

  贵州,正是国内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的地区。而位于贵州东部梵净山脚下的铜仁,更是这里的“黄金生态区域”。

贵州铜仁江口县生态茶园
贵州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茶树生长。图为铜仁江口县生态茶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贵州抹茶,还拥有干净、安全的优势。

  贵州是全国率先禁止在茶园中,使用水溶性农药和除草剂的省份;茶园禁用的农药品种,在国家规定的60多种的基础上,增加到128种,针对出口茶园还提出了28种慎重使用的农药。

贵州欧标抹茶
贵州“世界抹茶超级工厂”出产的抹茶,通过欧盟食品安全标准500多项检测,出口欧洲,因此被称为“欧标抹茶”。(网上图片)

如何从“贵州茶叶”到“贵州抹茶”?

  坐拥独特的自然条件、无污染的生态优势,贵州本就是优质茶叶产地,孕育了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都匀毛尖,还有绿宝石和遵义红等名茶。

  然而,贵州乃至全中国的茶叶种植,以往都存在一个问题——茶叶深加工比例低,附加值也较低,令茶叶的利润空间十分有限。

  而抹茶是茶叶的一个深加工品种,产品附加值高,广泛应用于食品、饮品、烘焙等领域。而且,全球抹茶需求年增长率约为10%,市场前景广阔。

  为了寻求发展,贵州从2015年就开始探索抹茶产业的可行性。2017年,曾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铜仁江口县,引入茶叶龙头企业贵茶集团,投资6亿元人民币建成贵茶产业园,占地340亩(相当于22.6公顷),第二年又建成年产能4,000吨的全球最大抹茶单体车间。

贵州铜仁抹茶工厂生产线,工人正在制作抹茶。
贵州铜仁抹茶工厂生产线

  此外,还聘请日本资深抹茶专家全程技术指导,与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了世界一流的抹茶自动化生产线,并根据本土条件调整制作工艺;同时,加大传播投入,打造品牌独特记忆点。

  当地并透过“龙头企业+联盟企业+农户”的联盟发展模式,建成以江口县为核心的3万亩抹茶基地、53条碾茶生产线,辐射带动建设14万亩欧标茶园,带动近10万茶农增收致富,人均增收约2,500元人民币。

抹茶源自中国 前景广阔

  中国抹茶产业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说是中国特产的“文艺复兴”。抹茶虽然已成为日本的文化符号之一,但其实起源于中国。

学生在贵州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茶室参加研学,观看抹茶茶饮制作
抹茶茶饮制作

  抹茶原称为“末茶”,在宋朝达到顶峰,后来随着用茶叶泡汤弃渣的喝法普及,抹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逐渐消失,反而经文化交流被带入日本,得到传承和发展。

  延伸阅读电视剧中的中国文化遗产 宋朝人也玩“拉花”?

  中国现代抹茶产业发展起步比较晚,日本抹茶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依然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过,面对抹茶供应缺口日益增长,让世界认识中国抹茶,未来可期。

  延伸阅读中国地理小知识|“地无三里平”的贵州 原来没有这个?

安徽鹅肝

“法式鹅肝”如何变成中国县城特产?|中国新特产

中国服贸规模首破$1万亿 DeepSeek哪吒2成新动力?

中国鱼子酱

全球60%鱼子酱产自中国?熊猫故乡雅安产量全球第二|中国新特产

哪吒2

哪吒2|全国138家企业倾力合作 哪吒电影制作有多难?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