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5-10
如果你平日爱在香港走走逛逛,或会留意到有一些撞名的地方和“名不副实”的街名,好像今次提到的铜锣湾、铜锣湾山路。
因为这个“铜锣湾”并不是我们常去逛街购物的Causeway Bay,而铜锣湾山路虽有“铜锣湾”三字,但却不在铜锣湾。
香港有两个铜锣湾 一个在港岛 一个在新界
有多少人知道香港有两个铜锣湾,请举手!
位于港岛、湾仔和天后之间的铜锣湾(Causeway Bay),是港人以至中外游客的购物热点,相信无人不知晓。不过,另一个位于沙田大围的铜锣湾(Tung Lo Wan),相比之下,就较少人认识吧。
沙田大围的铜锣湾,其实是一条乡村。铜锣湾村住有邱、何、陈、李、黄、谢等姓氏的村民,当中以邱姓的最早住在村内,也是人丁最多的。
翻查资料,邱氏族人在清朝道光十五年,即约300年前由广东惠州来港。他们初来沙田时,在“担杆莆”(现为希尔顿中心附近)定居。
直至19世纪末,港英政府兴建九广铁路,将位于计划路轨上的铜锣湾村进行迁村,村民就在新地点居住。由于该处的地形似铜锣,因而命名为“铜锣场”,惟当时的华民政务司认为“场”字不太符合住宅区的名字,遂易名为“铜锣湾”。
至于铜锣湾山路(Tung Lo Wan Hill Road),就位于沙田大围铜锣湾山,南始松岭路近大埔公路─大围段,会经过铜锣湾村、豪宅屋苑嘉御山等,北见沙田北有盖配水库。
以后约朋友去铜锣湾,记得问清楚是港岛还是新界的铜锣湾。
延伸阅读:香港街道故事|北角电气道曾有大型发电厂?翻译Power闹出笑话?
傻傻分不清Causeway Road与Tung Lo Wan Road
说到铜锣湾的趣闻,还有不得不提的高士威道。它究竟何“趣”之有?
考考大家,高士威道的英文译名是什么?对,就是Causeway Road,也因此,不少人会以为Causeway Road就是铜锣湾道。
其实,铜锣湾道的英文译名是Tung Lo Wan Road。